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作为奏鸣曲式成熟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他为古典器乐奏鸣曲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范例。贝多芬整个生命动荡不安的二重性格可以在奏鸣曲式中找到最充分、最合适的体现。全文由序言、中间四个章节和结语几部分组成:序言是对研究课题的选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陈述;第一章是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的历史成因,是对贝多芬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及个人创作与生活作了概述;第二章是音乐本体的分析,分别对第五号、第九号和第十号小提琴奏鸣曲进行技术上的分析;第三章是三首奏鸣曲创作技法的发展,从和声纵向结构的功能性发展、基本和声语汇的变化、转调离调与调性布局的处理、曲式结构的发展、变奏手法的运用五个方面对三首奏鸣曲创作技法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归纳;第四章是以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为依据,对贝多芬早期和中期的风格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创作风格演变的过程,并在思想深层对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创作风格的演变进行探因;结语部分论析了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对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作品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肯定了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的历史地位。全文以音乐作品、书信等史实资料为依据,运用音乐学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和梳理,对三首小提琴奏鸣曲所展现出来的贝多芬创作风格的演变进行了论述。论文的最后附有贝多芬年表和作品目录。贝多芬创造了崭新的小提琴语言,是一位给了小提琴音乐以至高无上地位的作曲家。本文选取的这三首小提琴奏鸣曲保持了贝多芬一贯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创作风格,在材料发展、调性布局、和声语言以及结构划分等方面都保持着高度的统一。从它们写作的前后顺序对比其手法可以发现贝多芬从早期到中期创作风格的一些不同。本文拟通过对贝多芬三首经典小提琴奏鸣曲的分析,挖掘其无限的情感内涵和无处不在的矛盾冲突,展现贝多芬的人生历程和风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