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的诗文材料为研究对象,补充了《历代辞赋总汇》《南齐书》《文心雕龙注释》中的有韵之文,运用用韵空间分布综合评价方法对齐梁陈隋时期的诗文用韵进行全面描写与统计,旨在归纳这一时期通用性质的诗文韵部系统,确证其通用性质。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目标,研究材料及研究方法,分条例说诗文基础材料的处理办法。根据韵脚字整理的相关原则与方法,列举相关韵例142个,整理出齐梁陈隋时期诗文作家共498位,使用韵段数共9262个。根据方言分区与齐梁陈隋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州”的对应关系,将齐梁陈隋划分为八大区:关西区、河北区、黄淮区、淮南区、梁益区、荆楚区、江东区、南越区。根据诗文材料提供的作家小传以及相关辞书的记载,结合汪启明教授的《魏晋南北朝诗文作者占籍考》,依照籍贯地确定的相关条例,确定作家的籍贯信息,整理出有籍贯可考的作家326位。以《中国历史地图集》中齐建武四年、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的“齐北魏”分图为参照,根据《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明确作家籍贯地的历史沿革,对作家籍贯信息作“统一化”处理,整理出有籍贯可考的326位作家分布在齐北魏时期的8个大区,70个郡、88个县。第二、三章归纳齐梁陈隋诗文韵部。基于用韵空间分布综合评价方法,最终归纳出齐梁陈隋时期的诗文韵部48个。其中,阴声韵部16个:支、脂之、微、鱼、虞模、齐祭、泰、佳、皆、灰咍、萧宵、肴、豪、歌戈、麻、尤侯幽;阳声韵部17个:东、冬鍾、江阳唐、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庚耕清青、蒸、登、侵、覃、谈、盐添;入声韵部15个:屋、烛、觉、质术栉物、月没、曷末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葉帖、业乏。迄、鎋、夬等12个韵的韵部归属不明。第四章对所归纳出的韵部的语音质进行分析和说明。本研究所归纳出的韵部具有通用性质的确定性。从研究方法来看,用韵空间分布综合评价方法以“空间分布”为核心理念,确立空间指标体系,对指标初始值作无量纲化处理,确定指标权数,使用科学的指标评价值合成方法,以反映用韵空间分布普遍性状况的空间分布度数值作为提取韵部的客观依据,这就保证了最终提取的韵部必然是使用空间范围最广的通用韵部。将最终提取的韵部与单元内空间分布度数值排序第二的用韵进行对比,更直观的显示本齐梁陈隋韵部的通用性质。第五章比较相关韵部系统。王力南北朝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30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9个。何大安北魏后期北齐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27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5个;何大安齐梁陈北周隋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36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2个。王力魏晋南北朝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22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9个。周祖谟齐梁陈隋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41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0个。张建坤齐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25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5个;张建坤梁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31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3个;张建坤北齐北周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30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3个;张建坤陈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29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4个;张建坤隋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29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4个。刘冠才北齐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27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0个;刘冠才北周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33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0个;刘冠才齐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28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0个;刘冠才梁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30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12个;刘冠才陈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31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9个;刘冠才隋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29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9个。诸家齐梁陈隋韵系与本韵系相同韵部占其可比较韵部总数之比的序列为:本用韵疏密关系比较韵系89.4%>周祖谟齐梁陈隋韵系80.4%>刘冠才陈韵系77.5%>刘冠才北周韵系76.7%>刘冠才隋韵系76.3%>何大安齐梁陈北周隋韵系75%>刘冠才北齐韵系73%>刘冠才齐韵系72.7%>刘冠才梁韵系71.4%>张建坤梁韵系70.5%>张建坤北齐北周韵系69.8%>张建坤陈韵系67.4%=张建坤隋韵系>何大安北魏后期北齐韵系64.3%>张建坤齐韵系62.5%>王力南北朝韵系61.2%>王力魏晋南北朝韵系53.7%。各家韵系整体上看都不是通用韵系。本用韵疏密关系比较韵系的通用韵部占比达89.4%,用韵疏密关系比较法与空间分布综合评价方法在归纳通用性韵部上有较高的相同度。本韵系与诸家相关韵系不同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研究的时代范围不同,二是研究材料不尽相同,三是研究方法不同。方法上的不同是本韵系与诸家韵系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切韵》韵系与本韵系相同的韵部26个,与本韵系相应韵部不同的韵部52个,相同韵部占其可比较韵部总数的33.3%。本韵系与《切韵》韵系差异巨大,主要与《切韵》“从分”的审音原则密切相关。分析齐梁陈隋通用韵系分部及音变特点。可以得知:齐梁陈隋通用韵系四等韵独立性最差。同摄内一、二、三等韵各自都有分立或合并。一、二等韵的关系最为疏远。三、四等韵关系最近。一、二等韵与三、四等韵的关系比较疏远,但相较于一等韵,二等韵似乎近于三、四等韵。齐梁陈隋通用韵系阳声韵部与入声韵部大体上相配整齐。阳入失配的有三组韵部:江阳唐对应觉、药铎,真谆臻、文欣对应质术栉物,寒桓、删对应曷末黠。通用韵部从东晋刘宋北魏时期到齐梁陈隋时期,再到初唐时期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可比较的相同韵部总数占比来看,东晋刘宋北魏诗文韵系与本齐梁陈隋韵系相同韵部占该韵部可比较韵部总数的57.9%,初唐诗文韵系与本齐梁陈隋韵系相同韵部占该韵部可比较韵部总数的67.4%。相比较来说,东晋刘宋北魏到齐梁陈隋时期韵部发生变化的程度更大。从东晋刘宋北魏到齐梁陈隋时期韵部分化趋势更为明显,齐梁陈隋到初唐时期韵部合并趋势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