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尽情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上存在的各种弊病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校园网络暴力问题愈加突出。中学校园网络暴力是在信息化时代滋生出的新问题,而该问题借助互联网的特性逐渐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校园网络暴力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校园网络暴力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地挑战,因此,研究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防治校园网络暴力问题的作用十分重要。中学校园网络暴力是指中学生群体发生在网络空间的暴力行为。当前,中学校园网络暴力既有一般网络暴力的共性特征,也有校园网络暴力个性特征,其共性特征表现为匿名性、交互性、扩散性、多样性;其个性特征表现为群体性、反复性、传染性。中学校园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中学校园网络暴力的起因可以分为:交流不当型、冲动报复型和心理障碍型;按照中学校园网络暴力的目的可以分为:网络诋毁、恶意中伤、发泄情绪、语言暴力;根据中学校园网络暴力的性质可以分为:显性网络暴力、隐性网络暴力和交织型网络暴力;根据中学校园网络暴力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文字方式表达、语音方式表达、图片方式表达、视频方式表达;根据中学校园网络暴力侵犯个人隐私的程度可以分为:损害个人名誉的暴力形式和影响个人生活的暴力形式;根据中学校园网络暴力产生的源头可以分为:直接以网络为载体发生的校园网络暴力与校园现实暴力转变为校园网络暴力。中学校园网络暴力的发生绝不是单个因素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可以总结为网络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五个方面。校园网络暴力危害严重,可以发现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影响施暴者个人发展、伤害受暴者身心发展、破坏家庭和谐环境、挑战社会道德规范、冲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扰乱社会秩序等。发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作用、规范作用和学习作用,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找出可行路径。当前,在面对校园网络暴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防治校园网络暴力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教学模式陈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效率不高;校园网络文化教育缺失,致使校园网络暴力频发;师生之间沟通不畅,让学生面对校园网络暴力问题茫然无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位,使学生遭受校园网络暴力后精神受创;学校家庭之间缺乏沟通,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融进生活;网络文化生态失衡,中学生上网环境杂乱,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才使得校园网络暴力频发。针对以上思想政治教育在防治校园网络暴力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即:改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元化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师生间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学生乐于向老师倾诉心声,使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倾听学生的情感表达;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联互通,实现家校无缝对接;建立校园交流平台与网络暴力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时干预疏导学生心理、加强组织建设;加快推进网络文化生态净化进程,通过法治建设营造健康网络文化。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治、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