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利特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转律的疗效特点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nx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伊布利特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接受射频消融手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18例,男性1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6.27±13.96岁,体质量81.22±8.93kg,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例,肥厚型心肌病2例。所有患者术中经环肺静脉电隔离、线性消融,碎裂电位消融后房颤未终止,或者转为心房扑动(房扑),给予伊布利特1mg,10min内静脉注射,观察开始给药后30min内的转复窦性心律及4h内的不良反应。根据用药后是否成功转律分为转律组与非转律组两组。结果:(1)18例患者用药后30min内成功转律11例,转复率为61.11%,平均转律时间为13.80±7.64min,转复剂量为0.94±0.13mg。1例患者用药后15分钟时出现窦性停搏16秒,后恢复稳定窦性心律,术后观察4h无不良反应,另1例患者用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持续约1h后恢复正常心率,期间无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改变。余16例患者术中及术后4小时内无室速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2)使用伊布利特后30min的A-A间期0.24±0.40s明显长于用药前的A-A间期0.17±0.30s (p<0.01);用药后30min的QTc0.51±0.08s明显长于用药前QTc0.39±0.21s,p<0.01。(3)两组病例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转律组患者左房瘢痕区比例5.12±3.83%明显小于非转律组左房瘢痕区比例?12.4.±11.03%(P<0.01)(4)左心房内径<40mm患者的转复率(75%,6/8)与内径≥40mm患者的转复率(50.00%,5/10)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1.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在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疗效迅速,对消融后房扑转复率更高。2.转律的成功率与术中标测瘢痕区面积所占比例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9年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青年乳腺癌和326例中老年乳
[摘 要] 霍华德·加德纳的智能理论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的开发被称为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方面对开发受教育者的智能方面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理论;舞蹈教学;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
目的:通过腹腔、尾静脉、侧脑室三种不同的给药途径,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4d,7d,14d脑内生长相关蛋白(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 GAP-43)、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