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矿工是煤炭企业生产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其行为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归结煤矿事故发生原因,人因事故所占比率实际上高达96.5%。当前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员工个体因素、正式组织因素以及对不安全行为的防控、干预等,缺少从矿工非正式组织视角对不安全行为系统的研究。为了预防矿工不安全行为所引起的事故并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本研究从非正式组织视角出发,探讨矿工非正式组织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首先,从煤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工是煤炭企业生产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其行为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归结煤矿事故发生原因,人因事故所占比率实际上高达96.5%。当前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员工个体因素、正式组织因素以及对不安全行为的防控、干预等,缺少从矿工非正式组织视角对不安全行为系统的研究。为了预防矿工不安全行为所引起的事故并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本研究从非正式组织视角出发,探讨矿工非正式组织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首先,从煤炭行业实际出发,建立矿工非正式组织特征指标体系。构建矿工非正式组织特征理论框架,通过专家调查法对各指标重要度进行评分,之后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权重,在情感因素、地缘因素、功利性因素等一级指标下分别设二级指标,包括性格爱好、价值观念、偏好信仰、社会经历、血缘、地缘、工作性质和利益需求。其次,基于矿工非正式组织特征指标体系与人际网络理论,进行矿工联系判别,识别矿工非正式组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对人物的属性信息进行挖掘与分析,将其关系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对关系网络进行度数中心度、连通性与派系等分析。再次,提出了矿工非正式组织对不安全行为影响的相关假设和概念模型。在概念模型中,确定了矿工非正式组织包括情感因素、地缘因素和功利性因素三个维度;引入安全氛围作为矿工非正式组织对不安全行为影响的中介变量。在非正式组织特征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矿工非正式组织特征量表的编制,并进行了初始问卷的项目分析与信效度分析,最终形成了正式调研问卷。同时确定了安全氛围和不安全行为的测量量表。最后,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度分析,结合AMOS7.0软件进行路径分析检验假设模型,运用Bootstrap验证了安全氛围的中介效应。并从非正式组织视角提出了相应管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矿工非正式组织特征指标体系二级指标中,性格爱好、血缘、地缘3项指标权重较高。对矿工关系网络进行分析,发现该关系网络集中趋势不明显,但信息传播效率高,且矿工中形成的三人小派系居多。矿工非正式组织中情感因素对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有着显著负向影响,地缘因素与功利性因素这两个维度对不安全行为有着正向影响,各个维度对不安全行为影响的大小排序为功利性因素>情感因素>地缘因素。安全氛围在矿工非正式组织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的从大到小依次为“情感因素”、“功利性因素”、“地缘因素”。本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矿工不安全行为的致因机理,为预防和控制矿工不安全行为提供新思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为安全管理等学科的发展。有利于预防矿工不安全行为和减少人因事故,也有利于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为煤矿企业人因事故预防对策的选择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安全和隐私问题备受关注。图像作为信息载体,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如何确保其在网络上进行安全存储与传输,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图像秘密共享是图像的一种保护机制。目前,图像秘密共享主要分为基于多项式的图像秘密共享和视觉秘密共享两大类。根据图像重构方式的不同,前者又分为传统的(k,n)门限图像秘密共享和渐进式图像秘密共享。传统的(k,n)门限方案提供了一种“全有或者全无”的恢复模式,
现实世界的网络大部分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因此也被称为动态网络。为了挖掘这些动态网络数据中隐藏着的巨量价值,动态网络演化分析成为了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动态网络中的社区演化过程分析是最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在影响力分析、信息传播、网络营销等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价值。论文在总结动态网络社区演化过程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社区演化过程分析基本框架中的重要环节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工作包括:第一,在动态网络
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煤矿钻杆的自动计数既能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又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现有钻杆计数方法主要包括以RFB算法为代表的目标检测算法和以孪生网络算法为代表的目标跟踪算法。由于煤矿井下监控视频图像噪声干扰严重且有效信息缺失,现有方法在井下目标检测和跟踪时精度差、效率低。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改进RFB和孪生网络的钻杆计数方法。主要工作如下:针对噪声干扰、图像模糊
传统隐语义模型推荐算法仅仅使用用户历史评分和部分偏置项,没有充分挖掘到用户更深层次的潜在信息,从而导致推荐效率和用户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传统隐语义模型推荐算法存在的问题,首先对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进行研究,通过引入用户浏览信息的先后关系提升推荐精度;其次通过补充时间因素和用户浏览信息的先后关系等方式优化传统隐语义模型,进一步提升该模型的推荐性能;最后将改进后的算法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
渝西涪陵页岩气田以及川南威荣页岩气田的发现,标志着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暗色页岩勘探取得突破。对盆地周缘包括北大巴山地区在内的下古生界页岩气地质调查和评价也受到重视。北大巴山南缘钻探结果发现下寒武统鲁家坪组页岩现场解析气质量体积为0.045mVt-24 m3/t,同时地质调查也在该地区发现有油苗和沥青点,预示北大巴山下古生界具有油气潜力。因此,亟需对北大巴山地区下古生界鲁家坪组和斑鸠关组富有机质页岩的生
建筑物作为城市重要人工地物之一,基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建筑物信息提取在城市建筑智能普查、不动产登记、城市建设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复杂性,传统提取方法无法高效准确地完成建筑物自动化提取,因此,如何精确、快速地实现高分辨率影像中建筑物自动化提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提取方法中,目视解译法虽有较高的提取精度,但提取过程耗时耗力,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传统机器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
遥感作为大范围地表监测手段,对地理国情监测、环境变化研究、军事目标识别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相比,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包含了更多地物细节信息,具有更丰富的纹理、形状和拓扑结构以及邻接关系等几何信息,能够为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提供客观可靠的信息来源。尽管近年来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与典型地物分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大幅宽遥感影像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是重要的科学问题。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是抑制土壤侵蚀的主要方式。探究当前并预测未来黄土高原重要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可以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黄土高原中部的泾河流域为研究区,借助WRF模式获取逐日高分辨率(0.05°×0.05°)气象驱动数据,探究流域气候变化规律;构建
大地震的发生往往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同时会诱发滑坡、泥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断层活动与地震发生关系密切,根据地震引起的形变信息研究断层几何结构、滑动分布及库伦应力等可为防震减灾的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及科学依据。北京时间2016年11月25日22时24分,在新疆阿克陶地区NWW走向的木吉断裂上发生了 MW6.6地震,给当地人民财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本文针对阿克陶MW6.6地震,基于Sentinel数据获
地震快速评估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后一段时间内的“黑箱期”快速评估并获得地震灾情信息,在防震减灾和震灾应急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仅在图形化的二维层面上实现了震害预测与快速评估,而在三维空间信息的拓扑表达、数据解释以及空间交互操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三维空间下地震灾情数据的3D可视化与地震灾情快速评估,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数字地球科学平台的地震应急灾害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