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一些语法学家总是认为,英语各种类别的IF条件句所表达的不同的甚至似乎是互不相干的意义,是由不同的语法-语义行为所造成的。然而,当代语言学家对这种“不相干”的说法表示怀疑。持有共同的语言认知观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已逐渐认识到:人类的认知方式为解释和分析语言现象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与认知密切相关。语法规则是现实规则通过认知在语言中的投影。客观世界的图景通过人类认知这一中介投影为语言设计的总体框架,成为语言运用的总体理据。在人们感知世界的过程中,说话者/认知主体的态度、信仰和情感会不可避免地掺入其中,影响人们对事件及其关系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这些影响会反映到语言结构上。同样,IF条件句结构就是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通过人的认知和识解投射到语言中而形成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主观性是一种认知动因,在句法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将“主观性”定义为: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语时会表明自己对这段话语的态度,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主观化”则定义为:语言为体现这种主观性而形成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演变的过程1。IF条件句用法极其广泛,所产生的句子意义各种各样。我们通过对已有的相关文献的考察发现,对于该句式纷繁的语义、语法结构之间的联系却没有给予充分的解释。比如,以往的研究从逻辑-语义角度和功能-语用角度在IF条件句的描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均未涉及这一方面;1990年,Sweetser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提出了极有影响力的连接词分类方法,我们称之为“三域理论”,即事理、认识和言语行为三域。她指出三域中的IF条件句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隐喻影射关系。本论文试图运用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对IF条件句结构的“多义性”的形成机制和形成过程作出解释。论文在认知、心理和语言的基础上,建立了“五维连续统”的主观化分析模式,对Sweetser“三域”中的IF条件句的语义、语法和语用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透彻的分析。通过对语言现象的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点:(1)“三域”条件句结构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用于表达具体的、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