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中的青少年通过人际交往度过生理和心理逐渐趋向成熟的这一特殊而重要的阶段,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对他们身心和学业造成了极大伤害和困扰。然而面对这些伤害和困扰,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保持沉默作为应对欺凌的解决方式。沉默经过蓄积后一旦被触发,将通过剧烈的情绪和失控的行为被表达和宣泄,给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和挽回的后果。研究者从校园欺凌入手,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了被欺凌者不进行求助而选择沉默的行为,因而将研究问题锁定为为什么选择沉默、是怎样选择沉默的以及是哪些因素主要影响了他们的沉默选择行为等三个问题,进而从被欺凌者的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紧密围绕这三个问题而推进。选定田野调查点后,研究者通过观察和访谈获得5个目的性抽样样本,之后通过研究对象招募获得12个理论性抽样样本。将两个抽样阶段得到的17个研究对象的数据资料被收集、整理和转录后,与研究者撰写的备忘录一并在质性数据分析软件NVivo 12的辅助下,按程序化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要求,在开放性编码阶段得到8个一级范畴,即被欺凌者对欺凌的认知、对干预的态度、对欺凌的处理、学校管理、教师素质、校方处理、家庭处理和朋友介入;在主轴编码阶段依据Strauss提出的A-F编码范式模式,确立了各范畴间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明确8个一级范畴中主要影响被欺凌者沉默选择行为的4个主范畴,即学校管理与教师素质、校方处理、被欺凌者对欺凌认知以及对干预的态度;对这4个主范畴间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后,在选择性编码阶段,通过对4个主范畴即主要影响因素间关系进行梳理得出:校方的教育管理和在实施教育管理活动中所体现的教师个人素质,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影响着被欺凌者对欺凌的认知和校方对欺凌行为做出的处理及效果;被欺凌者凭借自身对欺凌的认知和对校方处理及效果的评估,生成对待干预的态度;该态度则直接影响着其沉默选择行为。故而明确其中的核心范畴为被欺凌者对待干预的态度。厘清4个主范畴即主要影响沉默选择行为的4个主要因素及其间关系后,通过与原始数据的反复比较,得出被欺凌者沉默选择行为流程图;对流程图进行简化后得出被欺凌者沉默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和备忘录数据,结合相关理论对认知和行为发生机制的分析,最终建构了被欺凌者沉默选择行为的实质性理论。从被欺凌者视角对其沉默选择行为进行的探究,具有一定创新性:扎根理论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定量研究方法在教育场域研究中的缺憾,而建构的实质性理论不但丰富了现有研究,也为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因受限于时间、精力和可获得资源,研究未能持续深入;而研究者对研究不足的思考以及对内容和过程的反思,比如加强欺凌事件处理中主体间性对话等,则为研究的发展推进和质量提升留存了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