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研究表明,桑黄等天然产物具有明显的降血糖功能。然而由于自然资源有限,极大地制约了降血糖天然成分的应用。本文利用固态发酵法得到的桑黄菌丝提取物与酶解获得的壳寡糖为对象,研究二者对四氧嘧啶所致I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具体结果如下:1、采用不同剂量的桑黄提取物(多糖含量54%)对糖尿病小鼠进行为期4周的灌胃试验。从第3周开始,各剂量组小鼠的饮水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试验结束后,中高剂量的桑黄提取物可使糖尿病模型小鼠空腹血糖值下降34.22%、12.66%;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含量显著下降(p<0.05),各剂量组小鼠体重均显著增加。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显示,各剂量组小鼠0.5 h、2 h血糖值都低于模型组,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还发现,灌胃4周后,低中剂量桑黄提取物对小鼠胸腺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各剂量组小鼠死亡率相比模型组降低11.67%、16.67%、41.67%。综上所述,灌胃桑黄提取物能有效调节I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其高血糖症状。2、采用不同剂量的壳寡糖(Mw=1550)进行动物口服试验。第2周以后,各剂量组小鼠饮水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减少,低剂量组小鼠进食量也得到了显著下降(p<0.05)。试验结束后,高剂量组小鼠空腹血糖值下降15.05%。OGTT的结果显示,低高剂量组小鼠在0.5 h、2 h的血糖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剂量组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显著提高,低剂量壳寡糖还可使小鼠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小鼠死亡率统计表明,各剂量组死亡率与模型组相比降低了12.82%以上。结果表明,壳寡糖的口服应用可有效改善I型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症状。3、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对桑黄提取物和壳寡糖进行联合应用,并对小鼠空腹血糖、体重、饮水进食量、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抗氧化及免疫状态等指标进行追踪检测。结果表明,二者联用具有积极的降血糖功效。运用Webb分数乘积法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二者联用在调控空腹血糖、减少饮水量及调节血清SOD与Hb A1c含量等指标方面,表现出少部分剂量下的协同性。相比于单一组分的降糖效果,二者联用协同作用不明显,未达到实验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