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5调节肝再生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脏是机体的“生化工厂”,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生化反应,如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储存、血清蛋白的分泌、毒素以及代谢物的降解等。由于肝脏特殊的解剖学结构,其经常受到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病原体的损伤。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可以通过代偿性增生恢复原有的结构与功能。肝再生的调控精密而复杂,涉及多种组织损伤修复分子,如补体系统、血小板、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生长因子(HGF、EGF、VGF)和抗炎因子(IL-10、TGF-β);多种细胞,如肝实质细胞、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星状细胞;多个生命活动,如增殖、分化、凋亡、代谢等等;是一个鲁棒性极强的生物学过程。对肝再生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临床上肝切除、肝移植以及人工肝等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为肝病的转归提供判断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研究细胞的生长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器官的发育等重要科学问题提供重要模型。在所有哺乳动物中,组织损伤均伴随着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临床上,肝再生也往往与肝脏急、慢性炎症损伤同时存在,这意味着免疫系统可能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室前期检测了肝切除后不同时间点肝脏内单个核细胞各亚群的数量,发现肝切除后4h和168h肝脏内CD3+、CD3+CD4+CD8-、CD3+CD4-CD8+细胞数量显著上升,这提示T细胞可能参与肝再生过程。随后我们观察了T细胞缺陷裸小鼠(BALB/c NUDE-athymic mice)70%肝切除后7天内的肝再生能力变化,发现裸小鼠相较于对照小鼠肝再生过程中肝重的恢复发生了明显延缓,同时我们通过检测Brd U渗入率以及PCNA与p-HDAC3的表达发现裸小鼠肝实质细胞的增殖高峰晚于对照小鼠,这表明T细胞缺陷裸小鼠的肝再生进程发生了延迟。细胞因子在肝再生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尽管已经发现了很多参与肝再生的调控因子,但肝再生是一个鲁棒性很强的生物学过程,通常缺失一个基因并不会使肝再生完全停止。我们利用多因子免疫检测技术分析了小鼠肝切除后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并结合实验室前期积累的小鼠肝切除后不同时间点的转录组学数据进行分析,一方面验证了目前对肝再生的部分认识,如TNF-α及其下游通路参与肝再生启动,另一方面发现了新的可能参与肝再生的新的细胞因子及其下游通路,如IL-5。多因子免疫检测技术结果显示肝切除后血清中IL-5水平变化的幅度显著,转录组学数据分析显示IL-5下游靶基因在肝切除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与IL-5一致。此外,肝再生也能诱导肝脏中IL-5蛋白及m RNA水平、IL-5受体IL-5Rα及CSF2RB的蛋白及m RNA水平的显著增加,提示IL-5可能参与肝再生调控。我们发现小鼠在外源注射IL-5可以促进70%肝切除小鼠肝脏再生过程,表现为:肝脏体重比恢复增快,Brd U渗入水平增强,p-HDAC3、PCNA、Cyclin A、Cyclin B1、C yclin D1、Cyclin E1表达增强。另外,我们通过小分子抑制剂YM90709抑制IL-5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阻断其生物学效应,我们发现注射YM90709后,肝切除小鼠Brd U渗入水平降低,p-HDAC3和PCNA的表达减弱,但肝重体重恢复未受影响。另外我们通过注射Anti-IL5中和小鼠体内IL-5,同样发现Anti-IL5可以抑制肝切除小鼠肝再生能力。为探讨IL-5促进肝再生的机制,我们利用两步灌流法分离并体外培养小鼠原代肝实质细胞,我们分别用不同浓度的IL-5进行刺激,利用Ed U渗入的方法我们检测到IL-5刺激后Ed U阳性细胞比例随IL-5浓度升高而增加,这说明IL-5在体外可以明显地刺激肝实质细胞DNA的合成。同时我们检测了部分增殖相关通路中重要分子的磷酸化水平,包括JAK/STAT通路中的JAK1和STAT3、Ras/ERK通路中的ERK、PI3K/AK T通路中的AKT、p38MAPK通路中的p38,发现这些信号分子发生了活化,这提示我们IL-5可能通过这些通路促进肝实质细胞的增殖。由于有研究报道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通过分泌IL-4调节肝再生,且IL-5参与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我们检测了注射IL-5对肝切除后肝脏中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EPX)以及IL-4的含量,发现外源注射了IL-5的小鼠肝脏中EPX和IL-4的含量均有所升高,这提示我们IL-5促进肝再生可能也依赖于嗜酸性粒细胞的途径。综上所述,我们以小鼠70%肝切除为模型,利用所收集的切除后不同时间点肝脏单个核细胞各亚群数量、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肝脏转录组等组学数据,发现了调节肝再生过程的新分子——IL-5,并利用重组蛋白、小分子抑制剂以及中和抗体深入验证了IL-5促进肝再生的作用;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实验结果揭示了IL-5促肝细胞增殖的新机制,为严重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虽然表明IL-5可以促进肝再生,但目前还缺乏整体动物模型的支持,下一步我们将制备IL-5基因敲除小鼠,并进行相关研究,这将更有助于分析IL-5及其下游通路在肝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此外,为了进一步阐明IL-5促肝再生的机制,我们还将利用中和抗体清除嗜酸性粒细胞,以明确IL-5促肝细胞增殖的直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表明,Roux-en-Y胃转流手术对肥胖症的治疗有确切的疗效,但其减重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能量调节因子,主要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能量调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结核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上脊柱结核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的腰椎结核患
目的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的缺乏可导致创面不愈合,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含有多种生长因子。本实验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治疗作用。通过制造兔糖尿病溃
本文给出一个四维空间的几何模型,通过它可以直观地了解四维空间中的直线、平面和超平面关于投影空间的各种相对位置。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
物流服务的集成已经成为供应链之间进行竞争的主要优势来源之一,因此从供应链的角度,研究集成物流服务的采购问题至关重要。为此,针对供应链的物流服务集成商的评估选择问题,
镁合金是最轻的工程金属材料之一,具有很好的比强度、比刚度等性能,特别适合制造要求重量轻、强度高、减震降噪的工程结构部件和要求一定强度的壳类零件。镁合金低熔点、低比
甲壳类的蜕皮发生贯穿甲壳类的整个生命周期,与其生长、发育及繁殖息息相关。相对于其他生物,甲壳类的生长是非连续性的,每次蜕皮过程都需要蜕去旧表皮,合成新表皮,同时体宽
在传统的手术训练当中,人们常常使用动物尸体作为手术训练对象,但由于尸体和富有生命的活体组织在力学特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训练的效果不尽如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
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被诊断的脊柱疾病,主要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不稳或滑脱等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活动受限和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