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基自支撑电极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o_minl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化石能源的稀缺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国家大力推动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普及,而电动汽车的开发对化学电源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具有高比能量的新型储能电池成为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主要是从过渡金属Ti出发,对其氮化物、氧化物作为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探索。通过结构的优化以及与其他材料的复合等方法来提高其电子导电性、催化活性等,从而达到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以及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经过阳极腐蚀、氨气高温处理这两步反应过程,直接在Ti网表面制成TiN纳米管阵列(TiN NTA),随后使用循环伏安法在TiN NTA内壁上电沉积RuOx,制备了一种同轴RuOx/TiN NTA自支撑锂空气电池正极催化剂。该材料具有良好纳米孔道结构,因其独特的自支撑TiN纳米管阵列结构而具有优异的电子导电性。同时,RuOx的加入优化了材料的催化活性,有利于催化Li2O2的分解,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充放电极化,有利于电池的稳定循环。此外,由于是非碳材料自支撑电极,避免了碳材料与放电产物之间的副反应,也不存在粘结剂对电池的影响,因此,RuOx/TiN NTA自支撑材料是作为锂空气电池正极材料拥有广泛的发展空间。2.通过阳极氧化方法直接在Ti网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TiO2 NTA),之后在空气中,以450℃的温度对制备的TiO2 NTA进行高温处理,将其制备成锐钛矿型,将其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可充镁电池中,其中,使用混合了硼氢化锂/硼氢化镁两种盐的四乙二醇二甲醚溶液做为电解液,通过在纯镁盐的有机电解液中添加锂盐来优化电池体系,以此提高电池的比容量以及倍率性能。该电池的测试结果证明,基于这种TiO2 NTA材料的电池在锂离子、镁离子混合电解液的作用下,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其他文献
期刊
如果说城市是有性别的话,那么我们面前的这座都市无疑是偏向女性的。月份牌、老电影、张爱玲……这些挥之不去的海上印象,这些曾经老上海的标志性元素,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更彰显出时代赋予她的荣耀。  过去的、当下的,构筑着这座城市无尽的妩媚与浮华,受惠于她的滋养,血脉中流淌着她的气息,在潜意识中,时时涌动着对接的冲动,《沉香》《入境》系列也许正是在这种情怀下诞生的,它多少弥补了我积沉
甲烷催化转化制合成气是目前重要和高效的甲烷转化和利用途径,其中甲烷临氧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主攻方向。该过程通过将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耦合,不仅可以节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将电化学传感器与特异性识别生物分子相结合的一种生物传感器装置。纳米材料拥有着特殊的四大效应,且石墨烯拥有着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导电能力。由于
碳量子点由于其独特的光致发光特性,易于制备,毒性较小,并且可以选择进行表面改性以适应传感应用,因此获得了各种各式的传感器。在水相中,金属离子能够对CQDs产生的荧光进行猝灭,这使得CQDs可以应用于传感。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是CQDs广泛应用的前提,所以探索能够提高CQDs产量的较简便方法非常重要,本文研究了碳量子点的不同制备方法、光学性能和应用,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部分:此实验以用丙二酸作为碳源,分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