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四大传说是一簇艳丽多姿的奇葩。古往今来,四大传说不仅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并且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深受东北亚各国、各族人民的喜爱。东北亚各民族根据自己的生活习俗不断加以改造,使四大传说带上了浓厚的民族色彩,而且在这些国家中深深地扎根,成为中国和东北亚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晶。 通过多侧面、多视角觉的探索,引导人们对四代传说在东北亚传播和影响情况有本真的认识,是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它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需要。东北亚经济发展迅猛,逐步走向二十一世纪的经济文化中心。随着东北亚各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对于它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焦点。其次,四大传说在国外,尤其是四大传说在东北亚的传播和影响的学术论文不是很多。这和我国对四大传说的广泛而深入研究相比,有严重失衡的倾向。在国外流传的四大传说是整个四大传说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学术界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其三,本论文是第一次把四大传说视为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对它在东北亚的传播和影响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研究模式,既拓展了比较空间,又扩大了研究视野,对已经走向国际化的中国古代四大传说的再认识引入了新的机制。 每一个传说或民俗事项从传播到影响都有相当长的时间,均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要深入认识一种民俗事项,就必须对其传播和演变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这就需要纵向比较。而将东北亚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有关民俗事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横向联系,探讨它们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将各个时期的联系和特点归纳出来,这就需要横向比较。本论文的结构体现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特点。在叙述方面,坚持朝鲜为主,日本为补的原则。 “传播”和“影响”是建立文学交流关系中的两大核心。“传播”和“影响”有内在的联系和本质上的区别。“传播”是“影响”的一种基础,“传播研究”可以成为“影响研究”的前提、基础和出发点。虽然有这种内在的联系,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更为明显的本质上的区别。“传播研究”它关注的是国际文学关系史上的基本事实,特别是一国文学传播到另一国的途径、方式、媒介、效果和反映,其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史学的、社会学的、统计学的、实证的方法,它是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属于文学的外部关系研究的范畴。“影响研究”则是一种探讨作家创造的内在奥秘、揭示作家的创作心理、分析作品成因的一种研究。它本质上是作家作品的本体研究,属于文学的内部研究,是立足于审美判断,特别是创作心理分析、美学构成分析上的研究。 本论文除了绪论和结束语以外,共设六个章节。 在绪论中主要叙述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而且从个别研究、整体研究、视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宏观研究和比较研究等四个方面对既成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在绪论部分中还明确了“影响研究”和“传播研究”的关系,建立了母题、类型等相关的概念体系。 第一章“中古时期‘牛女’和孟姜女传说在东北亚”,通过典籍重点对东北亚各国和地区的七夕民俗和七夕诗进行分析,辩明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异;通过墓志和典籍考察渤海国的“祀梁妻”故事和日本的孟姜女传说。 第二章“明清时期四大传说在东北亚:从民俗传统到文学创作”,对四大传说在东北亚的传播和影响,尤其是对李朝的七夕制、日本的七夕填词和徘句,以及《梁山伯传》和《蛇性之淫》等翻案小说进行重点分析。 第三章“明清时期的山海关姜女祠与李朝使节文人的因缘关系”,通过我国方志和李朝使节文人的“燕行录”来考证孟姜女传说传播到朝鲜半岛的客观事实。 第四章“二十世纪前半期东北亚的四大传说和文化生活”,研究重点放在中日两国的七夕民俗活动、“梁祝”传说和朝鲜半岛的世俗文化的关系等方面。 第五章“二十世纪后半期东北亚的四大传说和文化生活”,则主要分析七夕诗在韩国的艺术升华和“梁祝”的发展情况。 第六章“四大传说在东北亚传播和影响的特征及其意义”,在总体上归纳出四大传说在东北亚有明晰性、模糊性、相对性、持续性等传播特征。影响方面又总结出民族性、不平衡性、多元性、持续性等多种特征。 在最后的结束语里,对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在东北亚的传播和影响进行综述,并且展望四大传说研究的广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