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以传统中医药理论和中药药效组分理论为基础,研究经方小承气汤(《伤寒论》)泻下通腑的药效组分,并从配伍饮片和配伍剂量两方面解析药效组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建立小承气汤及其配伍饮片药效组分质量标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及内容(1)研究方法以经方小承气汤为研究对象,查阅文献,整理出小承气汤及其配伍饮片大黄、炒枳实、姜厚朴中与功能主治相应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根据经方原则、溶解性原则、临床疗效对应性原则、剂型原则,筛选出小承气汤及其配伍饮片泻下通腑的药效组分(游离蒽醌类、结合蒽醌类、黄酮类和木脂素类),采用HPLC-DAD四波长分别测定:①游离蒽醌类(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Syncronis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54nm。②结合蒽醌类(番泻苷A、番泻苷B):Syncronis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40nm。③黄酮类(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Syncronis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7m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3nm。④木脂素类(和厚朴酚、厚朴酚):Syncronis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7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94nm。(2)研究内容1)配伍饮片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①小承气汤及其配伍饮片药效组分解析;②大黄、枳实、厚朴不同炮制品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2)配伍剂量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①单因素大黄剂量变化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②单因素炒枳实剂量变化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③单因素姜厚朴剂量变化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1)配伍饮片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①小承气汤与其配伍饮片药效组分解析小承气汤泻下通腑的药效组分为(mg/g,n=3):番泻苷B(0.818±0.008)-番泻苷 A(0.504±0.013)-芦荟大黄素(0.357±0.009)-大黄酸(0.425±0.010)-大黄素(0.094±0.012)-大黄酚(0.623±0.008)-大黄素甲醚(0.161 ±0.006)-芸香柚皮苷(4.003±0.013)-柚皮苷(58.401 ±0.092)-橙皮苷(3.034±0.012)-新橙皮苷(59.056±0.012)-和厚朴酚(0.665±0.009)-厚朴酚(0.741±0.008)。大黄7种药效组分总量:大黄-炒枳实>大黄-姜厚朴>小承气汤>大黄,除小承气汤组外,其余组与大黄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7种药效成分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各成分的含量及比例不同。炒枳实4种药效组分总量:姜厚朴-炒枳实>大黄-炒枳实>炒枳实>小承气汤,与炒枳实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各组4种药效成分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各成分的含量及比例不同。姜厚朴2种药效组分总量:姜厚朴>姜厚炒-炒枳实>大黄-姜厚朴>小承气汤,与姜厚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2种药效成分的变化趋势相似,但组分组合不同。②大黄、厚朴、枳实不同炮制品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当小承气汤配伍剂量(大黄-炒枳实-姜厚朴12g:9g:6g)不变,改变配伍饮片时,药效组分总量(mg/g)变化规律为:大黄-枳实-姜厚朴>酒大黄-炒枳实-姜厚朴>熟大黄-炒枳实-姜厚朴>大黄炭-炒枳实-姜厚朴≈小承气汤>大黄-炒枳实-厚朴,变化率分别为酒大黄组(6.561%)、熟大黄组(4.222%)、大黄炭组(0.118%)、枳实组(30.186%)、厚朴组(-11.218%),除大黄炭组外,其余组药效组分总量皆明显变化,其中枳实组变化最明显。(2)配伍剂量对药效组分的影响①单因素大黄剂量变化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炒枳实、姜厚朴剂量不变,大黄配伍剂量分别为3g,6g,9g,12g,15g,18g,21g。与大黄12g组比较,除大黄15g组枳实药效组分总量外,配伍饮片大黄、炒枳实、姜厚朴及小承气汤药效组分总量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各组大黄药效组分总量的变化率分别为:62.710%(3g)、49.463%(6g)、18.645%(9g)、59.926%(15g)、39.772%(18g)、44.869%(21g);各组炒枳实药效组分总量的变化率分别为:1.844%(3g)、-4.003%(6g)、-9.695%(9g)、-0.498%(15g)、-6.931%(18g)、5.996%(21g);各组姜厚朴药效组分总量变化率分别为-35.348%(3g)、43.457%(6g)、-5.690%(9g)、53.272%(15g)、68.777%(18g)、19.274%(21g);小承气汤药效组分总量变化率为49.543%(3g)、23.027%(6g)、1.579%(9g)、-7.323%(15g)、-20.472%(18g)、-17.032%(21g)。大黄、炒枳实、姜厚朴药效组分总量虽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但小承气汤药效组分总量却呈下降趋势。②单因素炒枳实剂量变化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大黄、姜厚朴剂量不变,炒枳实配伍剂量分别为由1g,3g,6g,9g,12g,15g,18g。与炒枳实9g组比较,除炒枳实12g组姜厚朴药效组分总量外,配伍饮片大黄、炒枳实、姜厚朴及小承气汤药效组分总量均发生明显改变(P<0.05)。各组大黄药效组分总量的变化率分别为:5.366%(1g)、11.033%(3g)、41.885%(6g)、35.446%(12g)、38.967%(15g)、73.206%(18g);各组炒枳实药效组分总量的变化率分别为38.232%(1g)、-22.956%(3g)、-0.635%(6g)、3.652%(12g)、1.754%(15g)、2.658%(18g);各组姜厚朴药效组分总量的变化率分别为19.061%(1g)、32.077%(3g)、35.633%(6g)、-0.284%(12g)、-7.610%(15g)、43.385%(18g);小承气汤药效组分总量的变化率分别为:-73.178%(1g)、-62.620%(3g)、-22.297%(6g)、24.054%(12g)、37.528%(15g)、52.909%(18g)。大黄、炒枳实、姜厚朴药效组分总量虽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但小承气汤药效组分总量却呈上升趋势。③单因素姜厚朴剂量变化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大黄、炒枳实剂量不变,姜厚朴配伍剂量分别为0.3g,1g,3g,6g,9g,12g,15g。与姜厚朴6g组比较,除姜厚朴1g、3g、9g组炒枳实药效组分总量和姜厚朴9g组姜厚朴药效组分总量外,其余各类药效组分总量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各组大黄药效组分总量的变化率分别为:32.763%(0.3g)、22.669%(1g)、59.256%(3g)、28.504%(9g)、-7.129%(12g)、-12.810%(15g);各组炒枳实药效组分总量的变化率分别为:-11.831%(0.3g)、-2.834%(1g)、1.088%(3g)、-1.920%(9g)、-11.144%(12g)、-11.306%(15g);各组姜厚朴药效组分总量的变化率分别为:65.220%(0.3g)、170.555%(1g)、-31.294%(3g)、-3.698%(9g)、15.932%(12g)、-17.070%(15g);各组小承气汤药效组分总量的变化率分别为:12.767%(0.3g)、19.747%(1g)、15.191%(3g)、-10.585%(9g)、-26.855%(12g)、-32.817%(15g)。大黄、炒枳实、姜厚朴药效组分总量虽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但小承气汤药效组分总量却呈下降趋势。结论(1)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确定及分析方法的建立小承气汤13种药效组分:番泻苷A、番泻苷B、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小承气汤13种药效组分的分析方法:HPLC-DAD四波长测定法,该方法重现性好、操作方法简便、专属性强。(2)配伍饮片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①小承气汤与其配伍饮片药效组分解析:在饮片类型、剂量、剂型不变的情况下,配伍组合不同,药效组分的含量与比例不同,故临床使用中不可随意打破配伍组合。中药的质量应使用临床指标或能代表其功效的药效组分去标识,目前以一个或多个成分的含量高低来评价中药质量、建立中药标准,脱离了临床,具有明显的局限和不适用性。②大黄、枳实、厚朴不同炮制品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当小承气汤配伍剂量(大黄-炒枳实-姜厚朴12g:9g:6g)固定,大黄、炒枳实、姜厚朴炮制品改变时,药效组分发生改变。同一味药材的不同炮制品在复方中药效组分不同,对其它药味的影响亦不同,属于不同的药品,复方配伍中不可随意替代,故临床使用中应科学谨慎,不可随意混用。同一味药材的不同饮片,功效各有侧重,其质量评价也应根据临床功效和药效组分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标准,不可与药材等同。(3)配伍剂量改变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当小承气汤配伍饮片(大黄-炒枳实-姜厚朴12g-9g-6g)固定,分别改变大黄、炒枳实、姜厚朴配伍剂量后,各药味药效组分的含量均发生改变,形成了不同的药品,故临床上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剂量是影响中药药效组分关键因素之一。综上所述,影响小承气泻下通腑药效组分的因素有:配伍饮片、配伍剂量,其中一个因素改变,药效组分就会发生改变。药效组分具有专属性和有效性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