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遗产周边环境是其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承载着特定区域内人们的生活场景、生产方式以及文化记忆。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二者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中周边环境的关注相对缺失,建筑遗产的保护由来已久。大量的实践,证明了建筑遗产与其周边环境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近年来,随着各界对周边环境的广泛关注以及其自身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二者相结合的价值不断被拓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周边环境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价值,成为了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资源,而且可作为城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源和动力资源。但当下两者之间频出的“矛盾”问题,令人担忧。因此,通过周边环境科学的整治,不仅对于建筑遗产与周边环境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城镇的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商水县叶氏庄园系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河南省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之一,有着“中原民间故宫”的美誉,也是商水县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0年主管部门针对叶氏庄园本体进行了多次修缮和保护工作,但周边环境的保护与整治工作却没有与之同步进行,导致缺乏相关专业的指导,与叶氏庄园无法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因此,当下周边环境现状不仅缺失二者相结合的社会、经济、文化、情感价值,而且没有起到有效保护叶氏庄园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叶氏庄园历史文化空间的整体风貌,出现了诸多迫于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基于现状问题,围绕着叶氏庄的保护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和“发展”,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在分析当下的优势与劣势因素的状况下进行周边环境的整治研究,进一步明确周边环境整治的策略、模式、目标、内容。通过实地调研周边环境中物质构成要素,以国际、国内建筑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相关文件和法规为指导以及成功案例为参考,以邓城古镇的发展规划为框架。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发展、保护与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控制和引导二者可持续发展。最终,通过对其周边自然环境、历史风貌、基础设施三项宏观层面的把控,提高叶氏庄园及周边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通过整治范围内平面空间结构的优化,立足于交通路线规划、重要节点魅力提升、自然环境改善、历史风貌协调以解决突出的矛盾问题,实现整治范围内功能分区合理、与历史路线相关空间完整统一、重要线性空间突出、新型空间协调,以激发叶氏庄园及周边环境蕴含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最终通过探究叶氏庄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模式,进行相关科学理论及实践研究。为今后豫东地区乃至其它地区,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建设提供参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