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痴呆型血管性的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dementia,VCIND)是近年来在研究和治疗血管性痴呆时新出现的一个词语。它的出现对我们在痴呆方面的治疗和预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我们今后对痴呆的治疗从治疗症状的阶段直接升到了预防该病的发病因素的阶段,血管性痴呆的诊治是比较困难的,这么多年过来了,人力物力国家没少投入,但是所取得的成绩屈指可数,而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提出和研究使该病的治疗基本步入正轨,方向走对了就不怕道远。我们选取本院60名非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益肾通督法及化瘀通络中药治疗,经过长期的观察,在病人的测评诊断方面得到了他们极度的配合,效果喜人。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脑,肾,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密切相关。肾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气滞为实。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是以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损伤为基础的,与中医的“络”密切相关。清代大医家叶天士早就提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主张从血论治。因此,在我们的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久病必瘀,久病入络”的理论,在脏腑经络相关理论指导下,我们采用益肾通督法联合化瘀通络中药治疗本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该法可起到益肾健脑,化瘀通络,宁心安神的作用,可以使肾精充足,道路通达,痰瘀得除,脑得所养,能够有效的提高记忆力,改善认知功能,有效地干预其向血管性痴呆的转化。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从而开创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的新方法,有着重要意义。益肾通督法联合化瘀通络中药治疗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效果显著,方法简便,经济实用,经过规范的临床研究显示,其有效率为80%以上,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必将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的:通过进行"益肾通督法"联合化瘀通络中药治疗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结合中西医治疗理论,为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提供具有中医特色与优势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6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片5mg qn治疗。治疗组予益肾通督针法配合补肾化瘀通络中药治疗,一日一剂,分别于上午、下午、晚上温服。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针对血管危险因素均给予相应治疗,但不可使用其他具有扩血管、调节神经递质及抗精神病等作用的中、西药物。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并进行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00%,对照组有效率为8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督针法配合补肾化瘀通络中药治疗可用于痴呆早期即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是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有效干预方法。同时说明2种治疗方法对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相似,两者无明显差异。但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略高于益肾通督针法配合补肾化瘀通络中药组,但是根据个人的临床体会,我认为中药配合针刺毒副作用少,对全身症状改善明显,长于治本,治疗之功优于西药,但是西药操作简便,长于治标,若能中西医取长补短,相互结合,疗效更佳。益肾通督针法配合补肾化瘀通络中药的临床变化和更深层的作用机理的联系仍将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