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论文针对含蜡原油乳状液和稠油乳状液,主要对比分析了轻质含蜡油乳状液与中质含蜡油乳状液、普通稠油乳状液与超稠油乳状液以及中质含蜡油乳状液和普通稠油乳状液之间的静态稳定性,对比研究了含水率、搅拌转速、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对含蜡原油和稠油这两种乳状液分散体系中的内相液滴粒径和乳状液黏度的影响,同时结合乳状液黏温数据利用已有的6种乳状液黏度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其各自的适用性,最后结合乳状液黏度随内相液滴沙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含蜡原油乳状液和稠油乳状液,主要对比分析了轻质含蜡油乳状液与中质含蜡油乳状液、普通稠油乳状液与超稠油乳状液以及中质含蜡油乳状液和普通稠油乳状液之间的静态稳定性,对比研究了含水率、搅拌转速、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对含蜡原油和稠油这两种乳状液分散体系中的内相液滴粒径和乳状液黏度的影响,同时结合乳状液黏温数据利用已有的6种乳状液黏度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其各自的适用性,最后结合乳状液黏度随内相液滴沙德平均粒径的变化规律,改进了以上黏度模型,使改进后的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通过对比,发现在同等条件下超稠油的稳定性最高,普通稠油的稳定性次之,轻质含蜡原油的稳定性最差。另外,将搅拌转速、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对乳状液黏度的影响统一归结于对乳状液内相液滴粒径的影响,即在相同条件下内相液滴沙德平均粒径越大,内外相接触表面积越小,其对应的乳状液黏度越小。最后将乳状液内外相接触表面积纳入黏度模型考量范围,对黏度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前的Vand模型和B&S模型对两种原油乳状液黏度的预测精度最高。在进行含蜡原油及稠油乳状液黏度预测时,推荐使用改进后的Vand模型和Ronningson模型来预测不同含水率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黏度,建议选用改进后的Richardson模型和B&S模型来进行稠油乳状液黏度的计算。
其他文献
我国产出原油多具有高蜡、高凝、高粘的特征,热处理改性法是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不同含蜡原油热处理改性效果存在差异,本论文研究目的主要探究含蜡原油的析蜡条件和热处理改性效果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DSC法获取12种含蜡原油的析蜡特性曲线,对比热改性效果与原油所含蜡碳数高低和含蜡量的关系。实验发现,考虑热处理改性效果时,应通过峰形对含蜡原油进行划分,双峰含蜡原油热改性效果通常优于单峰含蜡原油
稠油是重要的资源,稠油乳状液在石油工业生产中广泛存在。由于原油中含有天然的油包水乳化剂,生产过程中容易形成油包水乳状液,随着含水率的提高乳状液粘度进一步提高,过高的粘度给原油的集输过程带来极大的不便。在地面集输过程中,原油乳状液粘度的升高一方面使井口回压增大,消耗更多的能量,另一方面,过高的回压也会影响抽油井内泵的工作特性,造成产量的降低,因此,对单井管线的密闭集输方式的优化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开展
在环境温度条件下,含蜡原油流动性较差,其安全输送是一个重大技术难题。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常通过添加降凝剂来改善含蜡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近年来,纳米降凝剂成为主要研究热点。但是,传统上评价降凝剂改性效果的三大指标(凝点、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未能充分体现对含蜡原油黏弹性、触变性等流变学特征的影响,不能较好地指导管道输送(尤其是停输再启动)过程。为此,本研究分析了EVA28和纳米降凝剂(NPPD-ICCAS#
背景:川崎病是发达国家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原因。目前对于川崎病合并冠脉损害患儿尚缺乏较好的辅助治疗手段。而维生素D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调节剂,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强大的抗炎作用。但有关维生素D在川崎病中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较少。第一部分:探究1,25-(OH)2D3对川崎病血清诱导的THP-1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急性期川崎病冠脉损伤机制中的作用,阐明1,25-(OH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WHO将此次疫情命名为COVID-19。COVID-19主要引起双肺的病变,大部分患者早期也常因为呼吸系统不适而就诊,因此胸部CT扫描成为COVID-19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胸部CT扫描不仅对COVID-19患者的筛查及确诊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还可以对确诊患者进行临床类型的分类、了解病情的发展阶段以及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临床的治
背景:肠道菌群是定植于胃肠道的复杂微生物群落,与人体诸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相对活性,影响骨代谢与生长[2]。包括产生自身代谢产物、改变宿主营养代谢水平,以及调节黏膜和免疫应答系统等途径,但其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斑马鱼与人类基因高度同源,同时斑马鱼还具有与人类基因、骨骼具有高相似度,胚胎透明且发育迅速;与传统鼠、兔哺乳
胶凝含蜡油表现出黏弹特性与屈服应力等非牛顿流体特征,严重影响管道输送安全。近期研究表明,胶凝含蜡油具有电流变效应,对已胶凝的原油施加电场可以显著降低其结构强度,改善流动性。但是,不同原油电流变效应的强弱差别明显。本研究通过配制模拟油的方法研究了原油中的极性组分,对含蜡胶凝油电流变效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原油电流变效应差异的原因。本文首先明确了极性组分的存在是胶凝油表现出电流变效应的必要条
原油储罐目前普遍趋向于大型化、集中化,如果储罐的维检修周期过长可能会造成储罐失效导致巨大损失,但若储罐维检修周期过短,会给企业带来大量不必要的支出。所以为了保障储罐安全以及运营单位的经济效益,对储罐的适时检修和风险事故的预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前期数据收集,运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方法,计算储罐风险值,并确定其检修周期。文章分别依照了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PI581和欧洲工程材料应用协会标准EE
往复压缩机作为石油石化行业的关键动力设备,其能否健康平稳运行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作业。因此对其进行安全评价从而及时了解机组的运行状态,对发现机组运行中的薄弱环节、降低事故发生率及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往复压缩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往复压缩机安全评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从内外部因素多维度反映机组信息、权重确定易产生偏差和评价模型依赖于大量样本数据及定性语言信息不易定量处理等
背景: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球排名第五,致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位。据调查统计,2020年全世界卵巢癌的发病达313,959例,死亡达207,252例,分别占新发癌症的3.4%和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4.7%。目前,早期卵巢癌5年生存率可超过90%,但常常因患者无明显体征和症状而被忽视,致使就诊时大多数(大约70%)患者都处于癌症晚期,而此时的5年生存率仅仅只有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