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本论文拟在广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以往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按标准选取60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Pseudobulbar palsy,PBP)(中风病气虚风痰瘀阻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候评分、PBP石氏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指标的改变情况,观察顺咽方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脑梗死后PBP(中风病气虚风痰瘀阻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推广运用提供更客观、详实的依据。 研究方法: 将6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临床上皆给予常规脑梗死治疗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参照《神经病学》教材及《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相关内容)等基础治疗。要求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生活有规律,改善情绪,并根据病情选用改善脑循环、神经细胞活化剂、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根据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顺咽方中药煎剂口服或鼻饲,每日一剂。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PBP石氏评分、TCD指标的改善情况,探讨顺咽方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风痰瘀阻型PBP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的评定在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8天后各评定一次,进行治疗前、治疗后及组间疗效的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相关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经 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对中医症候相关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2、两组患者PBP石氏评分改善情况:经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BP石氏评分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对石氏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3、两组患者TCD指标的改善情况:经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D指标比较, P<0.05,说明治疗组对TCD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研究结论: 对脑梗死后PBP患者,西医有效方法不多,且无特效药物。多数患者吞咽障碍等临床症状改善不理想,生活质量较低。通过观察表明,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顺咽方口服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疗效确切,说明合理、科学地运用多种方法对假性球麻痹进行综合治疗更能提高整体疗效。通过患者TCD相关指标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验证顺咽方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是通过改善脑血流而发挥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