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家兔肾脏64层螺旋CT的灌注成像技术参数、CT的灌注表现、SPECT肾图表现以及CT灌注参数与GFR之间的相关性。第二部分制作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探讨在病理情况下家兔肾脏的CT灌注表现、SPECT肾图表现以及CT灌注参数与GFR之间的相关性。第一部分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SPECT评价肾功能的对比研究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用于评价肾功能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20只健康新西兰种大白兔,使用Si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扫描机,利用随机配置的体部CTP技术进行肾脏扫描,分别测量两侧肾脏皮髓质的BF及BV值,5h后再行SPECT检查,测量两侧肾脏的GFR值。应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左右侧及皮髓质各灌注参数有无显著性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分析,分析正常生理情况下CT灌注参数与GF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家兔皮髓质BF平均值分别为428.1±104.1ml/100ml/min、200.7±35.2 ml/100ml/min;BV平均值分别为206.8±26.9 ml/100ml、158.2±32.5 ml/100ml。肾皮质的BF及BV值明显高于肾髓质的BF及BV值,左右两肾皮髓质BF及BV值无明显差异。BF与GFR之间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823, P=0.000<0.05,决定系数R2=0.678,直线回归方程Y=4.551X+ 195.137)。BV与GFR之间亦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 =0.567, P=0.027<0.05,决定系数R2=0.322,直线回归方程Y=2.842X+70.868)。BF与GFR的相关性比BV与GFR的相关性要好。结论64层螺旋CT的CTP技术能够用于肾脏的灌注成像研究,所获得的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核素动态增强显像法测定GFR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并能进行定量分析。第二部分:兔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目的制作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探讨在病理情况下家兔肾脏的CT灌注表现、SPECT肾图表现以及CT灌注参数与GFR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10只健康新西兰种大白兔,利用50%甘油溶液制成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于造模前后使用Si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扫描机,利用随机配置的体部CTP技术进行肾脏扫描,测量右肾皮髓质的BF及BV值,1h后行SPECT检查,测量右侧肾脏的GFR值。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造模前后右肾皮质各灌注参数有无显著性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分析,分析急性肾功能衰竭情况下CT灌注参数与GF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RF模型制作后,BF均值由407.9±23.1 ml/100g/min下降到185.8±33.1ml/100g/min,BV均值由196.9±27.4 ml/100g下降到94.3±18.4ml/100g。两组数据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造模后BF与GFR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742, P=0.014<0.05,决定系数R2=0.550,直线回归方程Y=5.786X+24.299),BV与GFR之间亦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0.633, P=0.049<0.05,决定系数R2=0.401,直线回归方程Y=3.197X+8.435)。BF与GFR的相关性仍然比BV与GFR的相关性要好。结论64层螺旋CT的CTP技术能很好的反映肾脏的血流变化情况,可作为肾脏血流动力学研究的一种新的无创性手段,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