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派诗人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的影响下,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1874-1925)接触到意象派并成为其中一员,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广意象派诗歌。从小受兄长帕西瓦尔·洛威尔(Percival Lowell,1855-1916)与自身兴趣所引,洛威尔接触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文化,并从东方汲取创作灵感,在一系列诗作中展现出鲜明的东方色彩。中国的古典诗词及日本的俳句丰富了她的写作形式和内容,提升了洛威尔对异质文化中的意象和诗歌文本的简洁风格的认知。本论文拟通过分析洛威尔的《浮世绘》(1919)、《松花笺》(1921)和《几点钟》(1925)等三本诗集,探讨洛威尔在探索东方的过程中所接受的多种东方元素,以及她在诗歌中对这些元素的灵活使用,并论证其对美国现代诗歌和后辈诗人的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论文共六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意义及结构。第二章阐述洛威尔与东方接触的始末,对东方文化所持的观点及其运用陌生化手法对东方异质文化的引入。第三章论述洛威尔其诗中体现的对中国唐朝诗人李白的仰慕,论证李白诗中中国女性形象、月亮及中国式园林等元素对洛威尔诗歌创作的重要意义。第四章分析日本“浮世绘”绘画艺术中的艺伎形象在其诗作中的灵活运用,以及洛威尔模仿日本俳句形式进行的实验性诗歌写作。第五章研究洛威尔作品中东方文化对美国现代诗歌及后世的影响。她将东方文化中的多种元素引入到西方现代诗歌及社会生活中,为美国现代诗歌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推动了一大批现当代诗人如肯尼斯·雷克斯罗斯(Kenneth Rexroth,1905-1982)和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等对东方文化的兴趣。同时,洛威尔运用陌生化的写作手法,吸收东方的文化和宗教思想,为西方世界展示异质文化的同时,也让西方世界重新认识东方。第六章总结全文,指出论文的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