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模糊阈值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儿童的模糊阈值及相关影响参数  目的:研究儿童模糊阈值及相关影响参数。  方法:前瞻性研究。60例儿童为实验组,屈光度+0.50~-6.00D,散光均<-0.75D,双眼等效球镜屈光度参差<0.75D,试镜架等效球镜矫正至视力1.0以上。所有受试者均参与单眼遮盖后模糊阈值的测量,该测量由自主设计的电脑程序完成,依据double-staircase理论,随机呈现0~+2D离焦量的三种图片(视力表E字母、Lena头像、街景图片),判断图片“模糊”或“不模糊”。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相关光学参数的采集,包括综合验光,红外验光仪测量调节反应,以及暗环境下裸眼WASCA波前像差分析。最终数据采用SPSS Statistics21.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同一个体检测后发现左右眼并无差异(E:t=-0.678,P>0.05; Lena:t=1.935,P>0.05;S:t=0.773,P>0.05)。②同一受检者在判断不同图片时的模糊阈值存在差异,图片人像Lena的阈值高于另2种图片(F=11.844,P<0.01)。③对不同屈光度儿童的研究发现,在观看E视标时,低度近视儿童的模糊阈值高于正视组(OD:模糊阈值差异0.0736D,F=0.231,P<0.05; OS:模糊阈值差异0.684D,F=0.062,P<0.05)。推断E视标为检测模糊阈值最为敏感的视标。④对1米距离E视标的调节滞后与模糊阈值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⑤分析了右眼全眼像差、高阶像差、三叶草、彗差、球差与E视标模糊阈值的关系,得到儿童彗差与E视标模糊阈值有显著相关性(P<0.05),尤其在近视儿童中,呈高度相关(P<0.05)。  结论:人眼对于不同图片的阈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E视标最为敏感;低度近视儿童的模糊阈值显著高于正视组,并从图表可见模糊阈值在不同屈光度的近视进展人群中的排布趋势为:低度近视者>中度近视者>正视者,同时高彗差儿童的模糊阈值也高。综上,模糊阈值是受视标、戴镜习惯、高阶像差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旨在为临床近视矫正量和个性化镜片设计提供参考,并且直接测量模糊阈值将会作为模糊敏感性研究的一种新思路。  第二章近视成人模糊适应后模糊阈值的改变  目的:研究近视成人对不同图片的模糊阈值在模糊适应前、后的变化。  方法:前瞻性研究。38例近视成人为实验组,屈光度-0.50~-6.00D,散光均<-0.75D,试镜架等效球镜矫正至视力1.0以上。模糊阈值的测量由自主设计的电脑程序完成,依据double-staircase理论,随机呈现0~+2D离焦量的三种图片(视力表E字母、Lena头像、街景图片)。受检者参与模糊阈值的测量,包括单眼遮盖状态和双眼开放状态,再进行模糊适应后模糊阈值的测量,判断图片“模糊”或“不模糊”。其中18位作为空白组隔天再次测量,测量方法一致但不进行模糊适应。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处理。  结果:①空白组前、后两次测量的模糊阈值无显著差异。②实验组经模糊适应后模糊阈值降低,即模糊敏感性提高(E视标:F=5.883,P<0.05; Lena:F=6.234,P<0.05;街景图片:F=3.987,P>0.05)。  结论:模糊适应能提高成人近视者对不同图片的模糊敏感性。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大鼠前额叶、海马及下丘脑组织代谢物含量进行检测,并结合病理学实验结果综合探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寻找与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化学教师--作为化学知识
目的:   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机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