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题组杨颜伊的硕士论文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K3[H3AgⅠPW11O39]·12H2O催化S2O82-氧化水放氧的动力学。研究发现,配合物K3[H3AgⅠPW11O39]·12H2O溶于水后形成了配阴离子[H3AgⅠ(H2O)PW11O39]3-。催化氧化水放出氧气的速率分别对[H3AgⅠ(H2O)PW11O39]3-和S2O82-的浓度呈现一级反应的关系,催化反应在94 h内的TON值为95.0,18O同位素实验证明了产生的氧气全部来源于水分子中的氧。通过31P NMR、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手段扑提到催化反应的中间产物是H3AgⅡ(H2O)PW11 O39]2-和少量的H3AgⅢOPW11O39]3-,推断催化氧化反应的定速步骤为[H3AgⅢOPW11O39]3-氧化水产生H2O2。 论文采用水热合成技术,以Keggin型多金属钨氧酸盐阴离子[PW10V2O40]5-为建筑单元成功地制备出三种异质同构的稀土-多金属氧酸盐配合物。此类配合物是由Keggin型多酸阴离子[PW10V2O40]5-、三维的Ln3+-pdc2--H2O阳离子链框架以及K+组成,形成了三维的孔道结构。 论文还合成了[H3AgⅠPW11O39]3-季铵盐,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作了初步的表征,并在非水溶剂(乙腈)中研究其电化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