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西海相天然气具有巨大的勘探及开发建产潜力,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川西海相最具现实意义的潜在储量增长点和增产目标。但前人对研究区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时代老、地层厚度大、溶蚀作用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参数定量计算难度大、流体分布特征研究不深入,海相层系的地震分辨率和性噪比较差,制约海相层系油气成藏条件的深入研究,圈闭评价、储层预测、含油气性分析等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迫切需要对研究区进行精细的储层参数精细解释,建立准确的流体识别标准,储层分类并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对随后的储层和储量评价、地质建模、开发方案制定等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的技术和方法,从点-线-面,将宏观和微观结合、静态和动态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结合,开展沉积相、储层特征及成因、气藏特征、储层测井评价、储层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实现对雷口坡组气藏综合评价。在区域沉积背景认识的基础上,基于雷口坡组野外剖面资料、钻井取心资料,测井曲开展单井沉积微相划分,从岩性、电性等方面识别主要沉积微相特征;同时结合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研究不同沉积相的地震标志,建立不同沉积微相类型识别模式。研究表明川西PZ地区雷四段为中等-弱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雷四3亚段属局限台地相潮坪沉积环境,灰云坪及藻云坪为储层广泛发育提供了沉积和成岩基础,准同生-浅埋藏白云化作用为优质储层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平面上白云岩广泛展布,纵向连续稳定。雷四上亚段属局限台地相潮坪沉积环境,细分为灰云萍、含灰藻云坪、藻屑滩、含灰云坪、藻云坪、云坪、含膏云坪等微相;有利微相为潮坪相的云坪、藻云坪。基于4口取心井岩心和薄片资料分析,研究区以藻粘结白云岩、晶粒白云岩为主,含灰白云岩次之,灰岩、膏岩最少。利用BP非线性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岩性识别神经网络模型并解释出单井的岩性,与取心岩性做对比,效果较好。全直径样品孔隙度1.036.47%、平均孔隙度3.69%;垂直渗透率0.00431.89×10-3μm2、平均值0.25×10-3μm2,研究区8口井中以Z1、Z2、Z3井物性最好。利用开展高分辨处理、波阻抗反演、孔隙度反演工作,发现研究区为雷顶“岩溶型”储层具有“强波峰底+相对低阻抗”的地震响应特征,龙门山前构造带雷顶储层广泛展布,储层厚度大、物性好、含气丰度高具有预测储层厚度30米45米左右,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部,储层具有连片分布特征。通过类比法确定储层有效厚度物性下限。从理论上讲,气体流动性好,其有效孔隙度下限应不大于2%。储层流体识别采用深浅双侧向电阻率绝对值、正态概率分布法、纵波时差与纵横波速度比交法、等方法综合评价川西雷口坡组储层流体性质应用效果较好,结合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成果建立储层测井评价标准。同时利用反演得到的波阻抗对有效厚度划分的基础上,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孔喉结构作为气藏综合评价参数。把研究区分为储层有利区、储层较有利区,主要分布在金马-鸭子河构造相对高部位,石羊场构造的局部高点区域。分析储层展布特征发现上储层段横向变化不大,但储层品质较差,以Ⅲ类储层为主,Ⅱ类储层其次,Ⅰ类储层最少。而下储层段则为主产层,其中下储层段又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Z3井、Z2井的主要储层分布在下储层段的上部,表明金马-鸭子河构造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下储层段上部;Z1井主要储层主要分布在下储层段的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