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水利的发展,对于农业增产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更加尖锐,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更为突出。这些问题如今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加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是解决我国水利问题、发展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2009年财政部与水利部共同推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江苏省作为农业大省已建设69个重点县,研究其重点县投资效果对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公共政策评价理论以及顾客满意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学习国内外有关学者在农田水利等方面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江苏省重点县投资现状、投资经济效果、投资社会效果等方面综合地分析了江苏省当前重点县投资效果,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研究的范围做出界定,并有针对性地学习了公共物品理论、公共政策评价理论、顾客满意度理论,在此基础上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已有的对农村公共物品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为全文打下了理论基础。其次,笔者立足从整体层面分析江苏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投资现状,主要包括投资力度、投资结构、工程建设、投资成效等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找出重点县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本文基于宏观统计数据对江苏省重点县投资经济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先对本部分内容的研究方法—C-D生产函数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构建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以第一批、第二批共44个重点县的县一级数据为基础,运用EVIEWS软件对重点县投资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效果进行测算。计算结果显示虽然重点县水利建设投入对于粮食总产值是间接影响,但是其弹性系数在各要素投入中最高,重点县投资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地区差异方面,属于富水地区的重点县在投资效果上要比属于缺水地区的重点县要好,但是效果差距并不是很大。然后,本研究基于实地走访江苏省比较有代表性的重点县—沭阳县和宝应县获得的数据对重点县投资社会效果进行分析。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本部分内容先对调研地点概况、样本概况等进行简单介绍。在实证分析中采用引入地区虚拟变量的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满意度的因素做深入分析。通过对满意度的分析发现,农户对重点县建设的满意度总体水平一般,而作为富水地区重点县代表的宝应县满意度要比作为缺水地区代表的沭阳县满意度高。而在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除了被访者个人、家庭特征对满意度有一定影响外,灌溉方便程度、设施维护状况、对村委会态度、对资金投入机制态度等都对农户满意度产生影响。由于农户的满意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重点县投资建设必须多管齐下,在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基础上,重视设施后期的维护、管理,完善投入机制,加大资金监管力度。最后,在以上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得出了关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投资的一些结论,并提出有效提高重点县投资效果的几点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