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相关因素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3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而再次入院的相关因素,为患儿的在院治疗、出院标准的制定及出院后的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在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按照出院后是否因腹腔残余感染再次入院,分为再入院组和治愈组。首先分析各因素在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性,再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有差异性的因素,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去除可能的干扰因素,将差异性显著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获得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独立相关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进行其预测性能高低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将1605例的临床病例纳入统计范畴,其中再入院组40例,治愈组1565例。分析患儿从入院至出院期间的各个临床数据,最终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下述三个因素为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独立相关因素:1.入院时C-反应蛋白值(C-reactive protein,CRP),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7.5%和74.1%,阳性似然比为3.38,阴性似然比为0.17,比值比(Odds ratio,OR)为 1.00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 1.001~1.01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59;2.出院时白细胞值(White blood cell,WBC),(OR=1.224,95%CI:1.020~1.469),AUC为0.748,阳性似然比为4.67,阴性似然比为0.56,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50.0%和89.3%;3.腹膜炎,(OR=2.943,95%CI:1.319~6.566),AUC为0.75,阳性似然比为4.30,阴性似然比为0.41,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65.0%和84.9%。结论:1.入院时CRP值、出院时WBC值及存在腹膜炎是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独立相关因素。2.腹膜炎对于预测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By observing the variation of fault soil gases,we can understand the activity of faults and information on earthquake precursors.Two fault soil gas observation spots were set up at the Xiadian fault e
背景对于普通外科医师或腹部外科医师而言,急性阑尾炎是最为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其终身发病率可达7%-9%。最早是在1894年由Mc Burney医师首先提出了阑尾切除术,且在随后的近1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麦氏阑尾切除手术被认为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最佳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经成为大多数外科医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过程中,对阑尾
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NLV)是1968在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镇腹泻暴发中被发现的,1972年通过免疫电镜技术证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病原。诺瓦克样病毒引起胃肠炎在世界范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更好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热门话题.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介绍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室建
目的:探讨分析用恩替卡韦(ETV)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36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
目的调查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开展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及教育,提高广大农业区人群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方法对互助县加定镇,大通县多林镇、东峡镇200名群众进
腹部卒中是急腹外科罕见而严重的疾病。本病的诊断较为困难,多数在手术或尸检时方能确诊。文献记载该病的死亡率高达29%。本文对腹部卒中进行报道,并对其发病原因、临床特征等进
当代教育,慕课已成为重要的授课方式,但是慕课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究竟如何,这是本文探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围绕慕课和用户体验两个关键词,阐述慕课中高注册率、低通过率问题,
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最成熟、商业应用最广的化学电源,但其安全问题非常突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分为本征安全、失效安全和滥用安全。其中,滥用安全是用户在使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