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花器官形成关键基因OsRBR1的克隆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花器官形成一直是水稻遗传改良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从水稻品种明恢86的辐射诱变的后代植株中发现了一种营养生长、开花时间、花序形成均正常,但其小穗发育明显异常的突变体。除外稃发育正常外,该突变体小穗的其它花器官均明显异常,其花分生组织的决定性丧失,在大部分小穗的中央长出一个穗状的结构。此前,本实验室已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第8号染色体上约250 kb的区域内。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扩大了定位的F2群体,对该基因进行精细定位,确定了候选基因,并对候选基因的功能和表达进行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OsRBR1的精细定位。以突变杂合体和DZ60为亲本,构建了一个精细定位的F2大群体,共筛选到1148个突变体表型的植株,将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第8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的ID4和ID5之间约32 kb的区间内,在此区域内共预测到五个基因。测序分析表明,突变体在OsRBR1基因的第11个外显子缺失了 28个碱基,而其余四个基因的序列在突变体与野生型间无差异。因此,将OsRBR1确定为候选基因,该突变体命名为Osrbr1-1。(2)OsRBR1的功能分析。构建了一个全长8574 bp的OsRBR1基因的互补载体pBWA(v)H-OsRBR1,将该载体转化Osrbr1-1突变体种子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目前已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植株;构建了一个由Ubi启动子驱动的OsRBR1基因过表达载体Ubi:OsRBR1,将该载体转化中花15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目前已分化出8个转基因株系。待这些转基因植株抽穗后再进行表型鉴定,分析互补实验与过表达实验的结果,以明确OsRBR1基因的功能。(3)OsRBR1的表达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了OsRBR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构建了一个由OsRBR1启动子驱动的GUS表达载体pOsRBR1:GUS,将该载体转入中花15的愈伤组织中,目前已分化出15个株系,其中9个为转基因株系。下一步将进行GUS表达分析实验。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产前冷应激妊娠母鼠血清代谢物变化,以期从代谢组学角度揭示产前冷应激对妊娠母体及子代的影响途径,为寻找有效措施通过对母体干预预防产前冷应激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以Wistar妊娠母鼠为研究模型,将妊娠母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冷应激三天组(CT)、对照三天组(NT)、冷应激七天组(CS)、对照七天组(NS),每组10只。CS组妊娠母鼠在妊娠第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1,25-(OH)2D3对大鼠肾脏组织microRNA-2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1,25-(OH)2D3是否能通过调节大鼠肾脏组织microRNA-21的表达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
水稻一些元素的缺乏或过量都会造成水稻表型上的异常,其中在叶片上的表现尤为明显。本研究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发现了一个对水稻营养元素吸收和横向运输产生影响,进而造成叶片早
目的: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Angiopoietin2与CD105基因水平的表达变化,及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梗死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时移植物加用高强度编织缝线与否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2018年收治的40例后交
目的1.研究恶性甲状腺结节在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及非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并探讨诊断价值。2.研究桥本甲状腺炎在合并存在良性及恶性甲状腺结节情况下的超声
在当前的智能家居开发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由于智能家电涉及的厂家众多,网络布线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众多厂家生产的智能家电的兼容性很差。产品的兼容性成为当
背景: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治疗一直是肿瘤治疗领域的难题。原癌基因c-Src在各种亚型乳腺癌中普遍高度表达,但体外研究发现靶向c-Src的抑制剂对TNBC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其他亚
目的:本实验通过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后微小RNA33(micro
大豆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用途广泛,在食用、饲用及工业方面都有广泛应用,故而对大豆的需求量非常大。中国是全球位列第一位的大豆进口国,但大豆产量仅仅位列世界第四位,针对于大豆产量而言,中国比世界第一的美国少十倍左右。中国的大豆进口国也主要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这三个国家的大豆产量均位于世界前三。由于中国巨大的大豆需求量,在国际大豆市场上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如何提高大豆产量成为目前中国大豆种植业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