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建研究领域,多数情况下,执政党面向非公有制企业领域进行组织扩张延伸被认为是一种顺理成章的行为。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党的建设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以及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等为基本内容,同时吸收了按照党章规定的党的性质、党的目标、党的指导思想以及党的领导这样一种顺序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党的建设的研究框架。也正因此,在讨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研究里,较少有把党从一个执政党的角色还原到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组织角色来思考。党是一个执政党,但它首先还是一个组织。党作为一个组织,就得与它的组织环境发生互动,也就是说要与社会、与非公有制企业等发生互动。互动的过程,是组织磨合的过程,是利益协调的过程,也是资源互动和资源依赖的过程。 党的调适性变革,意味着党必须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还要改造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这种过程也是一个组织并且是一个具有政治和社会主导性的强大的政党组织对其环境的资源依赖,因为党只有在调适性变革中才能不断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政治合法性,包括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统一战线等政治社会资源。非公有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主体,其必须有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作出及时回应。变化的市场环境尤其是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促使非公有制企业必须保持与具有社会主导角色的党和政府的政治关系,因为非公有制企业可以从这种政治关系中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配置。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正好承接了这种政治关系,企业可以获取诸如制度建设资源、柔性管理资源、党员劳动资源、公共精神资源等多种优势资源。非公有制企业对党组织建设的资源依赖,构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得以可为的必要条件。党组织与非公有制企业只有在互为充要条件的前提下才能达成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行动。 经济改革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也客观上削弱了党对其自身组织系统、国家政权系统和社会力量的掌控力。党必须重新调整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整合机制。而政党权力职能与国家权力职能的相对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党的政治整合难度。党要合法有效地掌控那些由经济变革带来的新生社会力量,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力量,必须采取不同于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组织网络扩张行动(当然也会继承以往的某些组织传统),也就是组织嵌入的路径。组织嵌入的行动策略必须认真考量非公有制企业主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认知,以便对企业的资源依赖意愿和条件作出判断,并根据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来实行不同的嵌入模式。从地方党政部门的角度讲,组织嵌入的制度动力源于地方发展主义和压力型机制的双重作用。这也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得以推动的一个外部动力。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组织嵌入,是为了获取和整合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各种政治资源,诸如阶级资源、群众资源、统战资源等等。因此,组织嵌入之后即为组织吸纳,或者也可以说组织嵌入的支撑机制是组织吸纳——组织嵌入的过程也是组织吸纳的过程。组织吸纳意味着党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优秀分子的吸收和整合。这种吸收和整合,通常表现为两种路径:一是行政组织吸纳,二是党组织吸纳。对于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新社会阶层的绝大多数而言,党组织吸纳比行政组织吸纳要更为基础和普遍。可以说,党组织吸纳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资源依赖逻辑最直接的表征。从根本上讲,党组织建设以及组织吸纳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党的性质内核至少有三个,即无产阶级政党、工人阶级先锋队、革命与执政领导者。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以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保证先锋队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基础是必须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党员结构与党员质量。 党员质量固然与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紧密相关,但从源头上讲是与党员条件的拟定与执行有关。为保证发展党员时红与专的辩证统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坚持将发展党员的考察范围定在企业里的管理骨干、生产骨干和技术骨干,即在“专”的队伍里挑“红”队伍。但是在企业基层,党员名额指标的极其有限性,使企业党组织在组织吸纳时不得不严格使用优中选优机制,反过来又控制了党员数量。而且,家族网络与派系网络对优中选优机制的裹挟,使党在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吸纳网络完全内生于地方权力文化网络。而对新社会阶层来说,获得党员身份,是地方政治参与对党外群众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精英阶层进行选择性激励的结果。地方政治参与通过建立选择性激励机制,促使具有党员身份的人,将更有机会进入基层政治权力的核心。而对于企业党组织来说,更高层级的党组织,将使企业更有机会获得更高层级的政治关联和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因此,选择性激励机制,推高了党员身份的地位和身价,同时也推高了党员所在的企业党组织之地位和身价。 总之,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必须将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民主党派以及其他主要社会力量和利益组织统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从而获取党的领导与执政所需要的阶级资源、群众资源、统战资源等多种合法性资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国家建设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党在依赖和汲取新生领域的合法性资源过程中,必须具有主动选择的权力。这就需要党必须具备强大的整合能力和治理能力,并且能够在党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延伸自己的治理边界,以保持对新生社会力量的延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