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FC3775中定义MIPv6协议可以允许MN在IPv6网络内移动的过程中仍然保持通信的连续性。但是对于实时业务而言,例如VoIP,移动IPv6的切换时延太大,不能满足无缝切换要求。IETF为此提出了一系列的基于MIPv6的改进协议来减少切换时延,比如FMIPv6, HMIPv6等。FMIPv6允许MN仍然处在旧子网中时就可以通过接入点AP提供的新子网的信息来提前进行移动检测等过程,因此可以大大减少切换时延;HMIPv6的关键思想就是通过引入功能实体MAP来减少MN和CN之间的信令交互从而达到使切换过程变的本地化,HMIPv6协议在微移动过程中性能表现良好,但是在发生宏移动时,HMIPv6只选择距离最远的并且可用的MAP作为转发代理,由于固定的选择单一MAP,不能适应网络的变化,当网络中MN的数量很大时,很容易导致MAP的过载等负载平衡问题,因此合适的MAP选择方法有助于增加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况且,HMIPv6宏切换时延太大,无法满足无缝切换要求,因此,本文主要关注HMIPv6协议的改进。HMIPv6致力于构建高效的无线网络,但是由于选择固定的MAP作为转发代理容易导致MAP过载等问题,同时HMIPv6切换时延仍然不能满足无缝切换要求。因此,本文首先构建了拓扑模型,并给出了详细介绍,随后本文给出了一种更加灵活有效的MAP选择方法来减轻上述问题,同时方案中采用了快速切换机制,并提出了串行重复地址检测的方式来改善切换性能。然后本文给出了方案的理论分析,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性能,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代理移动IPv6协议是为移动节点提供基于网络的IP移动管理支持而设计的而且它不需要移动节点参与任何与IP移动相关的信令流程。网络中的移动实体会跟踪移动节点的移动并且初始化移动信令过程以及设置必需的路由状态。因而MN可以预留出更多的资源进行其他用途。但是传统方式中HPMIPv6中存在负载平衡和切换时延大的问题,本文通过采用树状网络模型和动态选取LMA的方式,在MN切换过程中采用LMA层次列表方式提前为列表中的LMA信息配置好可用的家乡地址,并设定相应的生存期,为切换过程提前准好准备,避免了域间切换过程中重新配置家乡地址的时延。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负载平衡问题和域间切换时延大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MPLS技术为数据包的高速转发提出了网络架构,也提供了一种把数据包IP地址映射成一个固定长度标签的方式,MPLS独立于2层协议和3层协议,并且与现有的路由协议和交换协议相兼容,比如IP协议,ATM技术,帧中继技术ATM,资源预留协议RSVP以及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等。在MPLS中,数据包的转发是在标签交换路径LSP中进行的,LSP是由一系列的标签值构成的,这些标签值插入到数据包中链路层报头和IP报头之间,当路由器进行数据转发时,只需要根据标签值决定转发路径,不必再分析IP报头中的繁琐信息,正是由于标签的利用才使得数据包的高速转发成为可能,MPLS和MIP都有助于减少数据包的转发时延,而且都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技术,因此两者的有机结合将成为下一代高速网络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