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债务融资问题是公司经营决策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决策,负债作为公司的重要融资方式,其性质不同于股权融资,它需要还本付息。当公司在考虑负债融资时,应当考虑最佳融资结构,这不仅仅包括如何权衡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比例问题,同样涉及到债务期限的选择问题。债务期限结构是指“长短期负债各自在企业负债总额中所占的份额,本文选择的指标是长期债务占总负债的比重”。债务期限结构作为融资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多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外研究学者对债务期限结构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大体上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税收理论以及期限匹配理论”四个方面。由于中国特殊的体制和不发达的债券市场,造成了我国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也倾向于短期债务融资,短期负债比例高,长期负债比例明显偏低的债务融资结构失衡的现象。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债务期限结构治理效率分别对公司股东以及经营者产生积极效应,体现在对股东约束和控制机制,对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上。针对我国不同所有权性质下的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在体制、规模以及经营模式上存在的差异,债务期限结构治理效率在发挥效用上也存在差异。“预算软约束”现象的存在,使得国有上市公司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较直接从银行获得贷款,并且是利率较低、期限较长的长期贷款。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来说,银行对其更多考虑的是风险的管控,他们拥有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资信较差的企业几乎无法从银行获得借款,资信较好的企业也只是能从银行获得短期借款。本文理论分析了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二者互动机制。侧重以公司绩效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反馈机制的视角探索、研究。通过梳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实证对比分析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绩效对债务期限结构反馈机理。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选取2011-2012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上市公司1183家财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15家国有上市公司,768家非国有上市公司。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别进行回归分析,以债务期限结构作为因变量,公司绩效作为自变量,分别考察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和非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非国有上市公司其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绩效负相关,与委托代理理论结论一致。在国有上市公司中,二者并无显著相关性,表明结合“预算软约束”理论,国有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存在体制上的影响,这也许是中国国情特有的研究情况。因此,针对结论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