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表明全面照搬西方经济理论不可行。因此,今后中国要在汲取国外金融稳定理论和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稳定。总之,要从整个金融发展的进程中多角度地理解金融稳定,而不是单纯地用任何单一的方法来研究这一复杂的课题,这才是金融理论的发展方向。本论文试图以此为出发点利用相关理论和相关模型来探究金融全球化和创新的背景下会发生哪些导致金融危机的金融不稳定因素,这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选择这个题目进行研究,能在目前处于后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论文主要研究金融不稳定的生成机制问题,全文结构如下:导言阐述选题意义、结构安排以及新意和不足。第一篇包括第一章,进行相关文献综述。核心部分由三个篇章组成,从效应分析、内生制度安排视角、外生资金冲击视角三个方面对金融不稳定的生成机制进行研究。第二篇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分析金融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及其效应。第二章提出系统性企业倒闭的根源在于互补性投资经济中的协调失败。在这种环境下,经济主要组成部分很小的不确定性就可以通过其它企业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放大,产生协调失败,具体表现就是系统性破产。模型显示,系统性破产倾向于在经济基本面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差的时候发生,因为这个时候企业之间的协调起很大作用。同时企业的高金融杠杆率也大大提高了系统性破产后果的严重性。企业和银行的乐观预期会减轻协调失败,但是如果协调失败最终还是难以避免,系统性破产后果的严重性将会大大增加。第三章研究新技术投资中的协调失败如何抑制经济增长。这里用到一个两行业代际模型,资本品由两个不同的技术生产。第一个是传统技术,规模报酬不变。第二个是新技术,规模报酬递增,这是因为新技术有正外部性。但是经济主体对它的回报只有不完全信息。模型显示,新技术投资的协调失败会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和波动性之间有正相关关系。第三篇包括第四章到第六章,从内生制度安排视角分析金融不稳定的生成机制。第四章通过金融中介的一般均衡模型研究现代金融体系的某些关键特征。模型包含了金融限制和或有合约,并且考虑了困难期间甩卖资产的溢出效应。如果信贷扩张期间发生严重冲击,这些溢出效应会引发自促成的系统性金融危机。模型提示金融创新和宏观经济的表面稳定可能使得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较其以往会有所降低,但是一旦发生之后的潜在后果更加严重。不计成本抛售资产的金融机构并不承担自身出售对资产价格影响的后果,市场的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这个溢出效应会产生系统性的自促成的金融危机。第五章用一个简单模型来阐述证券化如何通过转移风险使其它市场参与者减少单个银行的经济资本要求,但是系统性风险并没有因为证券化而降低,反而会增加,并且从两个方面影响金融稳定:第一,如果风险转移到未被监管的市场参与者的话,在经济中只有较少的资本来覆盖这部分风险;第二,如果风险被转移到其它银行,银行间的风险连接渠道增加,放大了系统性风险。第六章的框架用来分析金融发展因素在小型开放经济中作为金融不稳定根源的角色。基本模型是动态开放经济模型,包含用资本和国家特有要素生产的可交易商品。假定企业面临信贷限制,这个限制在较低金融发展水平下显得更紧。模型的基本推论是,中等金融发展水平的经济比过高或者过低金融发展水平的经济体更加不稳定。不仅对于短暂的冲击是这样的,对表现出的周期性来说也是这样的。因此,正在经历金融发展过程的国家可能在短期内变得更加不稳定。完全资本账户自由化在中等金融发展水平的经济中会破坏经济的稳定:资本流入的井喷之后就是资本流出,经济崩溃。相比间接投资而言,外国直接投资是稳定的。第四篇包括第七章到第九章,从外生资金冲击视角分析金融不稳定的生成机制。第七章分析全球不平衡的问题。虽然新兴市场对资本流动的担忧在于投机的性质,美国资本流入的担忧恰恰相反:资本流入美国主要是非投机的,寻求安全。结果,美国出售低风险资产给外国人,提高了本国金融机构的实际杠杆。也就是说,随着全球不平衡提高,美国专门持有“有毒垃圾”。第八章研究快速增长的国际储备(尤其是新兴市场)。潜在可以被转换成外汇的国内金融负债的规模、金融开放度、通过债券市场获得外汇的能力和汇率政策都是重要的储备存量的预测指标。国际储备会成为潜在的金融不稳定的因素。第九章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特性、国际投资者行为以及全球化对金融市场的短期和长期效应。本章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稳定影响显著,在中国通过信贷渠道产生这个影响。第五篇为第十章,总结性地概括有用的结论,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