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制是政治制度的主体内容之一,不仅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也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唐代的铨选和任官是科举制创立后颇具时代特色的发展阶段。《旧唐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志》、《唐六典》、《唐会要》、《通典》对官方规定记载详备,但具体操作如何,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以两《唐书》人物列传为材料,整理出300余例唐代释褐官的样本,通过对释褐为官的途径、种类以及仕宦特色等方面予以关注,从来了解铨选和任官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内容。
本文分为五章,首先从整体上论述唐朝铨选与任官制度的官方规定、释褐的途径等时代背景,第二、三两章分别从中央的释褐官和地方的释褐官两大部分说明了释褐官的具体职位分布及比例情况,第四章则着重讲述了唐中后期的特色藩镇幕府官的相关情况,最后一章从总体上分析释褐官的种类差异、升迁途径、终任官等。本文通过统计得出,两《唐书》中有传记的官员样本为301例,释褐为中央官职的有124例,其次为地方官职的有177例,占比分别为41.96%与58.80%。唐代中后期由于藩镇割据的特殊性,释褐为幕府官较为普遍,从两《唐书》中亦找出了18例释褐为幕府官员的例子。
本文认为,释褐为官意味着开启了一扇仕进之门,若能获任“八俊”之类的“起家之良选”,则可望及台阁。历级而上还是脱颖而出?则是需要唐代官员用一生的仕宦生涯做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