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SO9000认证对企业而言,是指按ISO9000标准要求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认可的认证组织的认证审核、取得证书,并予以持续改进、保持证书有效性的系列管理活动。ISO9000认证活动自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以来,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在我国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企业ISO9000认证工作的有效性问题是分析研究ISO9000认证工作的基本问题,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实证研究,评价燕化生产企业ISO9000认证工作有效性。研究首先从文献调查研究开始,在此基础上对燕化公司生产企业进行具体研究,通过收集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获得企业质量管理方面实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最终得出研究结论。 文献研究首先回顾了ISO9000标准和ISO9000认证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企业ISO9000认证相关内容。建立实施符合ISO9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只是企业ISO9000认证工作的第一步,通过认证审核、取得ISO9000证书只是ISO9000认证工作的一个工作节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保持ISO9000证书长期有效是ISO9000认证工作的关键。尽管我国是世界开展ISO9000认证的第一大国,但对 ISO9000认证相关的规范性管理研究仍十分缺乏。对企业ISO9000认证有效性的研究,由于各具体研究对有效性等相关概念的定义不同、选取的研究对象不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国外相关研究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而我国相关研究多采用经验总结法。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后认为,企业开展ISO9000认证已不再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而是企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ISO9000认证对于企业绩效的贡献主要在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ISO9000标准强调产品质量保证,企业ISO9000认证的首要目的也在于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因此考查ISO9000认证的有效性应从企业产品质量保证提高方面加以分析。ISO9000认证是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手段之一,而企业质量管理只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的一个方面,ISO9000认证工作的另一个主要目的还在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因此,评价ISO9000认证的有效性还应该从对企业质量管理的改善的角度来分析。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具体从企业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两方面研究燕化生产企业ISO9000认证工作的有效性。在对这些企业的ISO9000认证基本情况的调查基础上,收集分析六家企业2001-2005年的产品质量的相关数据,具体分析各企业在ISO9000认证前后的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产品产量合格率、产品产量优等品率、产品产量优一等品率等四个方面产品质量情况,以确定认证工作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为研究企业认证前后质量管理的变化情况,以六家生产企业之一的聚酯事业部为具体研究对象,对聚酯事业部质量管理相关的中级以下的管理人员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确定其影响。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了ISO9000认证对企业质量管理有可能影响的13个方面,从“很不同意”到“很同意”分五级(5分制)来具体评价其效果。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表132份,其中与事业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工段长班组长70人、专业管理人员46人、中层干部16人接受了调查,调查工作得到了被调查人员的积极响应,调查结果较好地反映事业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实际情况。 在数据收集分析基础上,得出了研究结论:燕化生产企业开展ISO9000认证效果明显,对企业产品质量提高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均有促进作用。在产品质量统计数据整体上分析,在总计57个质量统计项目中,有19项指标有提高,35项指标保持原有水平,有3项指标有下降,说明 ISO9000认证对六家燕化企业整体产品质量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促进作用,但具体六家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及六家企业的各种产品质量水平变化情况有差异。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聚酯事业部开展ISO9000认证工作对其质量管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聚酯事业部在员工质量意识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整体管理水平方面均有明显改进。员工对于ISO9000认证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认可,对事业部ISO9001建立运行的效果的评价中,十三个方面的总平均分为4.11分。十三个方面的具体得分情况存在差异,评分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制度、文件记录的规范”、“整体管理水平提高”、“质量意识管理意识提高”,得分最低的三项分别为“内外沟通、上下沟通清楚有效”、“达到公司先进水平”、“降低了相关成本”。结合聚酯事业部产品质量统计数据的分析,再次验证了其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结合上有创新。以燕山分公司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产品质量改进和质量管理改善两方面研究了企业开展ISO9000认证工作的效果。本研究的结论及研究方法对深入研究和思考企业ISO9000认证问题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均有新的贡献。 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首先,燕化公司六家企业严格意义上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而是燕化公司下属的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组织。其次,研究的产品质量数据仅为近五年的四方面产品质量统计项目的数据,有一定局限性。再次,对聚酯事业部的调查方法本身及具体调查表设计方面仍有局限性。最后,由于本研究仅限于燕化公司生产企业的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缺乏更大范围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