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拉善地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南北纵跨包括了传统华北板块北缘和兴蒙造山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研究内的岩浆活动具有长时间演化、岩石类型复杂、构造背景多变的岩浆演化特点。本文选取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岩带以南塔木素—乌力吉一带晚古生代侵入岩为研究对象,侵入岩形成时代为二叠世。研究区的侵入岩由老到新包括中细粒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上述侵入岩均属于亚碱性系列中的钙碱性系列。从岩石的演化特征上看,从早期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到中期的花岗闪长岩,晚期的二长花岗岩,形成了一个由早期中基性向晚期酸性岩浆演化的岩浆活动序列。中二叠世侵入岩主要为中细粒石英闪长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从岩石的化学特征上看,中二叠世侵入岩为钙碱性系列岩石,Si0:含量高;稀土元素中的负铕异常明显,具有地壳重熔S型花岗岩的特点。对石英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66.4±3.7Ma、268±1Ma,形成时代为中二叠世。晚二叠世侵入岩主要为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从岩石化学特征来看,晚二叠世侵入岩均为地壳重熔的产物,多属于源岩为火成岩的Ⅰ型岩浆。不同岩性的侵入体的岩石化学成分和锆石特征均反映了内部同源岩浆演化的特征。对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9.7±1.6Ma、249.7±1.7Ma,形成时代为晚二叠世。本次研究表明,中二叠世侵入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带的构造环境;由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演化,大致代表了由碰撞前—同碰撞期的演化过程。晚二叠世侵入岩均形成于大陆边缘的岩浆弧,属于造山花岗岩中的正常弧花岗岩,是在造山作用过程中新生岩浆在大陆边缘形成的新的增生陆壳,处于大陆边缘的岩浆弧上的增生陆壳。综上所述可知,研究区岩浆活动从中二叠世中细粒闪长岩,到晚二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形成了由碰撞前花岗岩向同碰撞花岗岩演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