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最新饮用水标准的颁布实施,重点突出了水质安全性问题,而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已经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超滤膜技术在保障水质安全性上具有突出的优势,而其中又以浸没式超滤膜具有产水量高而且安装操作方便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但膜污染始终是限制该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采用膜前预处理能够有效控制膜污染。本研究选择了在实际中应用性较强的微絮凝、粉末活性炭等两种预处理工艺与浸没式超滤膜相集成,初步探讨在两种预处理条件下膜污染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三种运行参数投加量、曝气强度及排污时间的改变对膜出水水质及膜污染的变化影响,提出在加强水质效果的同时又能有效控制膜污染的措施。实验首先进行了长时间的稳定运行,对比两种工艺的膜污染速度,初步探究在两种预处理条件下膜污染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两组工艺对DOC去除率均为28%的条件下,微絮凝-超滤工艺中TMP增长速度0.47kPa/d,活性炭-超滤工艺为0.27kPa/d,微絮凝-超滤污染较快。通过对化学清洗液分析可知膜污染主要成分为亲水性、低分子量有机物,同时含有微量的金属离子如Al、Fe、Mn、Zn、V、Cu、Ba、Ti、Ni、Pb、As、Cs等。其中Al离子在微絮凝-超滤化学清洗液中含量为18.29mg/L,显著高于活性炭-超滤的1.568mg/L,加剧膜污染。采用XPS仪器分析膜污垢成分主要为含氧有机物,并结合微量的Al、Si等无机元素。同时应用三维荧光谱对膜污染过程中有机物进行表征可知,在微絮凝-超滤中,II(色氨酸类蛋白质)、III(富里酸类物质)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物质,而在活性炭-超滤中,IV(可溶性生物代谢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物质。考察运行参数对微絮凝-超滤工艺中膜污染的控制影响,结果表明,投加3mg/L的PACl可将UV254、DOC的去除率提高至28%、24%,投加量增加,有机物去除效率增加,膜外部污染逐渐降低。相比直接过滤原水4.8%的膜内污染速度,微絮凝预处理可将其有效控制在1%以下,在常规最佳投加量为4mg/L(电位接近于零)条件下,采取减量投加3mg/L(电位为负)的方式可将膜内部污染控制在最低;曝气的加强会导致膜出水颗粒数增加,在气水比为9:1、12:1的曝气强度下对有机物有较好去除效果,同时曝气可效减缓膜污染,在气水比增至9:1时,能将膜外部污染降低54%,内部污染速度控制在0.07%(无曝气时0.2%),基本达到控制膜污染的限度,继续加强曝气不能够再降低膜外部污染,甚至会加剧膜内污染;排污周期的延长会降低有机物的去除效率,造成膜池内SS的累积,从而加重膜滤饼层污染,24h排污一次可缓解此问题。考察运行参数对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中膜污染控制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预处理能够加强对颗粒物的去除,同时PAC投加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在投加量增加至10mg/L时,对CODMn、UV254的去除率分别提高16%和19%,基本达到有机物的去除限度。最初投加PAC能够促进超滤膜滤饼层污染的形成,但继续增加PAC投加量又可降低膜滤饼层污染;加强曝气会导致膜出水颗粒数增加,但能够通过提高膜池内悬浮态活性炭浓度来加强对有机物的去除,气水比提升至12:1时,CODMn、UV254的去除率可分别提高6%、9%,同时曝气能够缓解膜表面滤饼层污染的形成,减缓膜内污染速度;排污周期时间的延长可造成膜池内活性炭吸附饱和,从而降低了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排污周期延长至48h和72h对CODMn、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下降3%和5%,因此可通过采取24h排污一次的方式来加强对有机物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