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教育处于优先发展的位置,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而人民满意的前提就是保障安全。校园安全在宏观上,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微观上,为学校教学秩序的维护和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坚实基础。当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是校园安全问题却并未得到妥善的解决,校园安全事故依旧频繁发生,对校园安全事故的致因分析依然不够明晰,相关研究囿于宏观、分析视角单一。因此,明确校园安全事故特征及其致因要素,把握事故处理的基本逻辑,优化治理路径成为研究的重要主题。致因理论视角下校园安全事故的研究旨在通过了解国内外校园安全事故的研究现状,剖析研究重点和分歧,了解事故处理的逻辑和效果,找出校园安全事故的总体特征和致因要素,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首先是数据搜索,以网络媒体报道的校园安全事故为重点,搜索了 2009—2019年新华舆情和人民舆情频道中的104个校园安全事故,并构建案例库,将此作为论文分析的数据基础;第二是概念界定和适用性分析,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如事故树分析、案例分析和AHP分析,对校园安全事故的核心概念、研究现状等进行了梳理,并对事故致因理论的原理及其在校园安全事故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即当前校园安全事故研究存在的囿于宏观、分析视角单一等问题正是事故致因理论发挥作用的领域,进而构建了校园安全事故分析框架;第三是案例分析,通过对案例库的整体性分析,找出我国校园安全事故的核心特征,包括时间、类型、透明度、严重性和责任主体特征,明确当前校园安全事故的整体特征,为后续致因分析提供坚实基础;第四是致因分析,在校园安全事故案例库整体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安全信息提取,利用事故致因理论进行致因分析,借助yaahp软件对致因信息进行权重计算,构建层级指标;最后是治理路径,在事故致因分析的启发下,结合我国校园安全事故特征从风险控制、环境营造、安全管理和回应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