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化翻译”的概念是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于1995年在其著作《译者的隐身—翻译史论》中提出来的。异化翻译的提出是基于对传统的归化的翻译观的批评之上,目的是抵抗英美文化霸权和抗击文化帝国主义;在翻译中彰显他者的异域文化,保留文化差异性。异化翻译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译者对于翻译策略及译者地位的新一轮讨论。大家都知道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主体,而译者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主体。然而,韦努蒂却认为在当今西方国家,译者的地位不如作者甚至不如原创作品,这一事实上不仅导致了译者的地位边缘化和不平等,而且从某种程度上造成民族中心主义以及文化侵略,同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还威胁到英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使译者在翻译中显形。本文试图用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分析美国翻译家金凯筠在翻译中国女作家张爱玲的作品《倾城之恋》中时译者的显形的表现,并探讨了其对翻译的可接受性的影响。本论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异化翻译理论研究的背景,,阐明了该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回顾了相关理论的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详细阐述了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及其在翻译表现。第四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女作家张爱玲及其作品《倾城之恋》和翻译家金凯筠的相关情况。接着以张爱玲的这部作品作为本文的案例,将其放在译者显形的视角进行剖析,论文特别从选材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切入来凸显译者的显形,以契合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的内涵。通过具体分析,论文证明了作者的假设,指出在翻译张爱玲作品的《倾城之恋》过程中,翻译家金凯筠在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中不仅很好地凸显了译者的身份,而且极好地保留了原文的内容和内涵,为传播弱势文化,抵制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文化霸权作出了很好地诠释。最后,作者还指出了读者的接受也充分证明这一理论的可行性,从而为今后的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总的来说,《倾城之恋》英译本中译者的显形对于满足阅读者的异域文化需求,保留和传播源语语言文化特色,促进各名族之间文化的平等交流和保持世界不同文化的多样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当然,正如本论文最后所指出的那样,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论文对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希望能为他人研究提供借鉴,从而为翻译理论和实践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