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外伤、肿瘤、炎症、老龄化等原因造成的人体硬组织缺损修复,是目前口腔医学及临床医学急待解决的难题。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屏障膜的使用是GBR技术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屏障膜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GBR技术的成败。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的屏障膜的材料可分为以聚四氟乙烯为代表的为不可吸收性材料和以胶原膜、聚乳酸为代表的可吸收性材料。不可吸收性材料制成的屏障膜不仅需要二次手术取出,而且价格昂贵;而用胶原可降解性材料制成的屏障膜虽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但是却存在免疫原性。近年来,选择理想的膜与膜下材料联合应用于GBR中修复骨缺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实验将胶原膜与自体骨膜应用在骨缺损处,通过对比证实了自体骨膜可促进骨的生成,为将来临床骨膜的保留及应用奠定基础。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骨膜在GBR技术中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并对其成骨效能进行评价。了解自体骨膜促进骨组织愈合及新骨形成的作用。方法选择成年健康杂种犬6条,雌雄不拘,体量15~20kg,由安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购回两周后进行试验,即动物模型的建立和GBR技术的应用。犬双侧下颌体部分别制备三个1.0cm×1.0cm大小的骨缺损,骨缺损处β-TCP颗粒充填后,分别应用自体骨膜覆盖和胶原膜覆盖两个实验组以及无膜覆盖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处死2条犬,取双侧下颌骨作为标本,取材,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射线检查、环境扫描电镜观测和组织学检测等手段观察各个时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缺损区表面变化、成骨情况及周围组织反应。结果所有实验骨缺损区在术后4、8、12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组织再生,而对照组只有少量骨组织再生。4周自体骨膜组和胶原膜组材料降解较少,新骨形成不成熟;对照组材料未见明显降解,新骨形成少。8周对照组周围软组织长入骨缺损区;实验组材料部分降解,骨缺损区新骨形成较对照组多;12周自体骨膜组和胶原膜组材料大部分降解,新骨形成已成熟;对照组材料部分降解,有新骨形成,尚不成熟。结论(1)自体骨膜作为屏障膜应用于GBR技术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存在免疫原性,可促进骨组织愈合及新骨的形成,用可为由于外伤、肿瘤、炎症、老龄化等原因造成的人体硬组织缺损修复提供客观依据,为GBR技术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寻找一种替代的膜材料提供实验依据。(2)β-磷酸三钙作为膜下充填材料的存在可保持组织再生的空间和固定血凝块,为骨组织再生创造适宜的微环境,其与自体骨膜联合应用于GBR技术中,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促进骨缺损修复,加速骨组织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