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伸直位制动的方法建立兔左后肢骨骼肌萎缩及膝关节挛缩模型,观察短波、静磁场对制动后兔骨骼肌萎缩及关节挛缩的防治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家兔35只,采用伸直位石膏外固定制动制作兔左后肢骨骼肌萎缩及膝关节挛缩模型,共35个膝关节。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五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即不做任何处理,笼内自由活动,作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B组为制动组(即仅制动,不做任何的治疗);C组为磁疗组(制动并给予磁疗);D组为短波治疗组(制动并给予短波治疗),E组为综合治疗组(制动并给予磁疗和短波治疗)。以上各组均治疗6周。分别比较每组治疗前后固定侧膝关节被动活动度。于治疗6周末处死所有兔,取股四头肌进行HE染色、VG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肌纤维直径及横截面积的改变;骨骼肌纤维化程度及Bcl-2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1、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各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关节活动度的比较:A组、B组、D组及E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肌纤维直径及横截面积改变:B、C组间,D、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组较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VG染色光镜下观察:A组、B组、C组、D组、E组组间比较肌纤维化程度均有差异。4、Bcl-2表达:B、C组间,D、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组较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波治疗可预防骨骼肌萎缩从而减轻和延缓关节挛缩的病理发展,静磁场对骨骼肌萎缩无明显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