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苯甲酸类废水污泥驯化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uohua0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甲酸废水是一类富含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有机废水。这类化合物常用于食品、医药、塑料、染料等工业上。如未经处理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尽管对于这类废水的研究已有较长时间,但大多集中在苯甲酸降解菌的分离筛选方面,而且在工程实践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而成为国内外竞相研究治理的热点。针对上述现状,本论文选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串联工艺,对硝基苯甲酸废水进行了新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研究。本论文通过间歇进水与连续进水相结合的方式,对水解酸化池污泥和好氧曝气池污泥进行成功驯化,并对两个阶段的运行条件进行调控研究:同时采用平板培养法、DGGE法和ARDRA法对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1、获得了采用本工艺处理硝基苯甲酸废水的最佳运行参数,水解酸化处理后的B/C值由最初的0.26上升到0.44,可生化性大大提高;COD值由进水时的1350mg/L下降为120mg/L,COD去除率高达91.1%,达到了排放标准。 2、污泥驯化过程中发现:底物不同,其驯化成熟的活性污泥对冲击负荷的耐受力亦不同。以苯甲酸为底物驯化成熟的活性污泥(系统Ⅰ),虽然对COD具有优良的去除效果和耐受苯甲酸冲击负荷的能力,但在受到硝基苯甲酸冲击负荷时,污泥系统会迅速崩溃;而以硝基苯甲酸为底物驯化成熟的活性污泥(系统Ⅱ),除了对COD具有很高的去除率和耐受苯甲酸冲击负荷的能力外,还表现出了对硝基苯甲酸冲击负荷的耐受能力。由此说明,COD的去除率固然是评价活性污泥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但其对冲击负荷的耐受能力也应当作为污泥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3、本研究采用DGGE法对两种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电泳图谱显示:两种污泥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十分复杂,并且有很大的差别;采用纯培养法从两种活性污泥中仅能分别分离到7种和8种微生物类型,其中系统Ⅰ的优势微生物为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等,而系统Ⅱ的优势微生物为假单胞菌属和五色杆菌属等,说明两种活性污泥中的优势微生物种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4、采用ARDRA法进行限制性酶切研究的结果表明,系统Ⅰ的酶切类型有103种,其中有20.4%的酶切类型是自身特有的;系统Ⅱ有107种,其中有24.3%的酶切类型是特有的,说明不同底物驯化得到的活性污泥,其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显著不同。测序表明,系统Ⅰ中的优势微生物为假单胞菌属、索氏菌属;系统Ⅱ中的优势微生物为噬纤维菌属和一种未培养微生物。 5、采用DGGE法和ARDRA法研究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结果表明,DGGE法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比采用传统的纯培养法更为快速和准确。ARDRA法在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比传统方法更加客观和全面。由于上述两种研究方法还存在着技术要求严格、试验成本较高等问题。因此,本论文仅限于实验室阶段的研究结果,距污水处理工程实践应用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开展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为拓宽和深化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阅读是一个教师、学生、作者等多方对话与交流的过程,理解文本的情感往往需要融入读者自身的生活积累和个人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注重学生的阅读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演进,我国经济环境日益严峻复杂,市场经济体制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创业精神
狐神信仰是山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特殊的信仰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阳高青云寺及其狐神信仰的考察,探讨这一信仰对当地百姓的精神和生活的相关影响,并进而对山西当今民间信仰
<正>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启动国企改革,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国企体制进行变革成立国资委,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国企改革,公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迄今为
<正> 课堂容量就是课堂上信息输入传递和转换的数量。 课堂这个时空,时间是个常量,交流信息的多少和质量是个变量。 传统的复式教学有三对突出的矛盾妨碍着信息的交流:一是复
明代皇室收藏不力,为私家收藏提供了空间。士人雅好"玩好"促使鉴藏的兴起。明中后期,商人地位有了一定提高,他们投身鉴藏并借此标尚风雅。江南赋税严苛,使得时人不再把投资局
<正>《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出版《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简称《报告2008》)由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编著,是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的研究成果。同
<正>去年秋季,我代表襄阳市参加湖北省小语优质课竞赛,在选择执教哪篇课文时,《从现在开始》这个课题一下子吸引了我,融入文本内容更是让我爱不释手,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锁定了
为研究我国居民的消费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消费文化价值观的面子导向型价值观、经济导向型价值观、时尚导向型价值观等三个外源潜变量对消费行为和消费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