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辣木(Moringa oleifera),为辣木科(Moringaceae)、辣木属(Moringa Adans.)多年生速生小乔木。辣木全株均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成分,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随着目前各地辣木产业化人工栽培基地的兴建,如何通过有效地田间栽培管理措施来提高辣木的产量和质量等问题已经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目前国内外对于辣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养和药用价值以及有效成分的的开发利用上,而对辣木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较少,对于辣木人工林现在国内外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栽培管理技术。施肥是人工林培育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国内外长期以来缺乏对辣木人工林施肥方面的系统研究,目前还难以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本文在元谋金沙江干热河谷通过氮、磷、钾单因素试验设计和三元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对辣木进行施肥效应研究,初步研究了氮、磷、钾肥对辣木生长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结合DRIS营养诊断,给出了推荐施肥量,可为辣木生产中的科学和合理施肥提供参考。1.辣木不同盆栽基质试验表明,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不同配比燥红土、泥炭和珍珠岩所组成的基质对辣木生长影响不大。经过LSD多重比较,各处理间在株高、地径、叶鲜重、茎鲜重以及根鲜重在α=0.05水平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判断,在供试土壤条件下,辣木的株高、地径、鲜叶产量、鲜茎产量以及鲜根产量不受或是较少受土壤透水透气性的影响。2.辣木不同盆栽施肥试验表明: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辣木的株高、地径、鲜叶产量、生物量积累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氮、磷、钾对辣木的株高及地径的影响作用大小为:K > P > N。氮、磷、钾对辣木生物量和鲜叶产量的增产效果大小依次为:K > N > P。氮、磷均可以在一定程度内降低辣木根冠比,促进辣木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的积累,钾肥对根冠比的影响较小,说明钾肥对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促进作用较为均衡。由肥底对株高及地径的的影响可以看出,氮磷同施对辣木株高及地茎的促进效果较好,磷钾及氮钾同施对提高辣木的株高和地径效果不大,说明供试土壤条件下氮磷之间的施肥配比对于辣木的生长来说较为重要。结合空白对照、肥底处理以及不同氮、磷、钾施肥量处理下的辣木生长情况来看,在满足一定氮磷配比施肥量的条件下增施钾肥可以有效增加辣木的产量。3.不同氮、磷、钾的施用量对辣木叶片中的特定生理、生化物质的含量影响是不同的。有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用氮肥和磷肥均可以显著地促进辣木叶中叶绿素的含量的增加,钾肥对其含量的影响较小。磷肥可以有效地增加辣木叶片中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从而有利于增强辣木的的抗旱和抗逆性;钾肥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可以显著增强辣木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施用就可以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氮、磷、钾对辣木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和维生素含量的促进作用大小为:K > P > N。钾肥可以有效地增加辣木叶片中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含量,在生产中可以根据辣木的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适当施用钾肥,起到提升产品品质的作用。4.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条件下,对当年生盆栽辣木苗(9月)生物量进行施肥量和产量之间的效应函数拟合,可以得到辣木生物量(Y)和肥料施用量(X1、X2、X3分别为氮、磷、钾的施用量)之间的肥料效应函数:Y1=31.98+54.15X1+48.69X2+84X3-40.22X12-29.42X22-3.45X32+23.75X1X2-29.91X1X3-40.45X2X3,方程经过方差分析和回归显著性检验,证明方程回归拟合度较好,以此模型进行决策和预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由此方程可以求得达到最大生物量163.31g/pot时的相应施肥量为:XN=1.1g/pot XP=1.1g/pot XK=1.0g5.由DRIS营养诊断可知,辣木叶片中N/P的值在7.9026~8.4942之间时,氮与钾处于养分平衡状态;在N/P值8.4942~8.7900之间时,氮处于稍偏高而磷处于稍偏低状态;N/P值在7.6068~7.9026之间时磷偏高而氮偏低,当N/P比值小于7.6068时,表明磷过量而氮缺乏。同样,当K/P的值在3.5554~4.0876之间时,表明磷和钾处于养分平衡状态;当K/P值在4.0876~4.3538之间时,钾处于稍偏高而磷处于稍偏低的状态;当K/P值在3.2892~3.5554之间时,表明磷过量而钾不足。当N/K的值在2.1285~2.1883之间时,表明氮与钾处于养分平衡状态;N/K值在2.1883~2.2181之间时,表明氮稍偏高而钾稍偏低;当N/K值在2.0987~2.1285之间时,表明钾稍偏高而氮稍偏低。6.根据施肥效应函数和DRIS营养诊断结果,供试土壤条件下辣木推荐施肥量为N-P-K=1.1-1.1-1.0g/p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