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作物秸秆作为农副产品长期以来一直被忽略其价值,直到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的露天焚烧造成了环境污染以及安全隐患才逐步被人们重视。作为可再生能源农作物秸秆有其他可再生能源没有的特性——可储存和运输,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的产出量在世界也是排在前列的,但是我国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比较单一,目前机械化还田是我国最常见的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由于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季节性的且资源量巨大,所以依然存在农作物秸秆资源过剩而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常州市有部分农作物秸秆未实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这一情况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故了解常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特性及其利用情况,评价现有利用方式,才能对常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优化调整提出有效的对策。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典型案例分析、Logistics二元回归评价模型模拟和文献检索的方法,明确了常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特性,分析评价了常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指出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与措施对策。为常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常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较稳定,从产生总量来看常年在160万吨左右,可收集量在120万吨左右,可收集农业秸秆资源量可产生的热能相当于58万吨标准煤产生的热能,秸秆资源地域性密度为3.677吨/公顷,秸秆资源人均密度为704.583千克/人。常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主要集中在溧阳市,占常州市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的50%。农作物秸秆资源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主要构成是稻秸秆和麦秸秆,其中稻秸秆占67.27%,麦秸秆占23.87%。(2)常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可实现一定收入,但存在诸多问题。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可减少化肥施用量,节约肥料施用成本约50元/亩;当地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企业的运行可以实现农户30-50元/亩的收入,但企业收益不明显,资金回笼较缓慢;食用菌基料化可通过基料、食用菌等出售,实现100-350元/吨的收益。(3)农民自身、农村基本情况以及研究区周边的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农作物秸秆利用有一定的影响。运用这些因素建立的模型测算值与实际值相比准确率达到99%以上,模型拟合度良好。周边农作物秸秆利用企业情况、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配套设施、周边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政府禁燃程度、政府宣传力度等因素sig值达到0.05以下,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其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显著的影响。(4)常州市农作物资源密度较高的溧阳市和金坛区应着重建设收贮运站点和发展固化成型燃料中小型企业,并加强其政策资金扶持;农作物资源密度较低且已有较完善的收贮运体系的武进区和新北区应着重支持以家庭为中心的草绳编制等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应增强科技创新,提高农机械水平、减少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的二次污染;引入新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