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长篇白话文小说,它从民国至今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之作,也是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考查书目之一。对《水浒传》选文篇目的学习,有利于初中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增进对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水浒传》初中教材选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实中的选文教学往往显得呆板和局限,缺乏与整本书阅读的联系,不符合中考的考查要求。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力图突破现有的《水浒传》初中选文教学设计模式,与整本书阅读理念相接轨,再结合福建中考进一步探讨《水浒传》的有效阅读教学途径。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小学语文教材《水浒传》选文分析。民国以来,《水浒传》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史中逐步被接受,是中小学必读书目之一,其故事内容普遍被选录进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选录篇目多样,且又相对集中。现行各版本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多选录了《水浒传》篇目。初中《水浒传》选文篇目在内容选编上体现出过渡阶段的特点,初中、小学阶段选文篇目多样,高中相对集中单一;初中《水浒传》选文篇目与小学阶段多重合;初中《水浒传》选文都是精读课文,而且集中于“智取生辰纲”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两篇选文。第二部分,初中语文《水浒传》选文教学问题探究。初中教材《水浒传》选文多样,对于其选文教学问题的探究,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选录的课文《智取生辰纲》为研究对象,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分析整理出《智取生辰纲》的合理教学内容应当满足三个要求:教学内容应扣住小说文体,立足该课文节选自我国古代长篇章回白话文小说的特点;教学内容应能灵活实现单元目标,以满足初三学生小说学习实际需要为落脚点;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应当合理、有效,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以此三个要求为依据,对选取的历年来有代表性的11个《智取生辰纲》课例进行教学内容的评议,总结归纳出课例在教学内容上的不足:缺乏文体意识;未能有效达成单元目标;个别教师过度解读文本。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完成有所创新的《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不仅在紧扣文体的基础上有效达成单元目标,而且系统融入了整本书阅读思想,并在语言文字的感受上添入说书表演。第三部分,以福建中考为例,对文学名著《水浒传》的阅读考查研究。以2016—2018年福建中考语文卷中名著阅读题的统计分析为依据,先系统概述名著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和命题依据,进而梳理分析《水浒传》在福建中考中的试题内容特点和题型特点:自从全省统一中考后,题型由多样转为固定的判断题、简答题,重点考查人物故事情节细节的判断和事件的简述。可见,中考名著《水浒传》的阅读考查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教材选文教学的拓展,但试题题型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因此,探讨《水浒传》的有效阅读教学途径显然是必要的,本文提出三个途径:引入说书与吟诵结合的形式;开展“短评集”的征集活动;借鉴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学习理念。依据此三个途径,以期能为其他名著的选文教学提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