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科学教育思想研究(1840-1911)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er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0-1911年的晚清时期,中国的科学教育思想以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为标志,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后一阶段包括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这两阶段的科学教育思想有不同的特点。 前一阶段的特点体现为过多注重技艺层面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只注重数量有限的洋务学堂内的科学教育而忽视民众科学教育的普及,向传统的保守思想妥协而缺乏科学精神的革命性和彻底性等等;这一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的实践过程亦阻力重重,并由甲午战争证明了其失败。后一阶段的科学教育思想相较前一阶段有了很大进步,比如:主张以各种形式和途径进行民众科学素质的启蒙和传播,主张全面吸取西方学科知识分类体系并从内容、方法甚至精神上全面学习西方科学,主张废除阻碍科学教育的科举制度并建立近代学校制度以保证学校中的科学教育,主张将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学校科学教育中去,提倡学生的创造性等等。在实践上,相较前一阶段更加彻底,废除了科举制度,建立了近代学制系统,学会、报馆等各种针对民众的科学教育机构纷纷设立,各地建立了许多新式学校,出现了早期的教育科学化端倪等等。 晚清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的出现、发展,受着当时存在于社会的各种思想的影响,如“夷夏之防”、“西学中源”、“经世致用”、“中体西用”等思想。这些思想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或多或少地起着“维模”功能。而这种情况也恰恰体现了科学教育思想在这一时期曲折发展的复杂状态。 对1840-1911年晚清科学教育思想的研究,一方面让人们认识和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科学教育思想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力图使人从中吸取教训并获得启发,为今天“科教兴国”政策指导下如何提高民众科学精神和素养,及如何开展科学教育和传播科学思想提供史鉴。
其他文献
十九、二十世纪以来,女性主义教育学成为教育学研究领域一股突起的力量,其阐述观点之新颖、揭示矛盾之尖锐和颠覆力量之强大,使人们开始广泛地把性别分析的方法,引入到教育理
生存意志作为基本的人性,以生命的特性为基础,追寻人无限发展的可能。为此,人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需要,以求得更好的生存,这其中就包括了教育的需要。需要的丰富性带给教育以丰富多彩
王晓莹(执业编号:S1130511030019),国金证券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新财富2011年家电行业第二名。秉承“从选择消费品的本质出发审视所负责领域”的投资理念,注重自下而上研究公司经营管理、品牌战略、营销策略。善于发掘并跟踪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认为分析师就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沟通的桥梁  所属行业:白色家电行业  从公司三季度的股价表现来看,市场依旧担心公司未来的成长性。我们认为公司今
较高的体能水平不仅能帮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预防伤病,促进技术、技能的掌握,还能延长日后工作的寿命。体能水平的下降不仅能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术失常或变形,还会影响他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