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界面裂纹的双相压电材料的动力反平面行为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存在力和电的耦合作用,特别是在动力学问题中,压电材料的电致疲劳和电致裂纹情况时有发生,因而对压电材料中断裂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采用Green函数方法研究了含界面裂纹的双相压电材料受SH波和面内电位移联合作用时的动力反平面问题。首要工作是构造一个适合于本文问题的位移Green函数和电位势Green函数,它们应当是各向同性压电材料的弹性半空间在其水平表面上任意一点承受时间谐和的出平面线源荷载作用时位移场的解答和在任意一点放置—沿z轴的正电荷线源时电位势函数的基本解。有了Green函数这一工具,就可以求解一类界面缺陷及复杂缺陷对SH波的动态响应问题。一般在求解过程中,将问题的模型视为“契合”问题:即将其剖分为两个压电介质的弹性半空间,分别在其剖分面上加置未知的出平面荷载,并在欲出现裂纹位置加置出平面反力使之产生可导通裂纹,利用Green函数写出界面位移的连续性条件,建立决定未知外力系的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组。对于界面裂纹问题,裂纹尖端点的附加外力系可以代换成应力强度因子,这样采用直接离散的办法将定解积分方程组转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后,就可以直接求解出动应力强度因子的值。就典型问题给出了具体的算例结果,讨论了不同波数条件、不同外加电位移强度、不同材料常数组合对界面裂纹动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部分计算结果与其他文献进行了比较。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薄壁构件的弹性稳定理论进行回顾,指出了传统稳定理论的缺陷:   限制了结构的弯扭变形过程,使得变形过程受制于线位移与转角位移按一定的先后顺序产生,同时该理论对
钢结构凭借其良好的抗震性能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现代建筑中,钢框架-组合钢板剪力墙(CSPSW)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该结构有效弥补了钢框架侧向刚度不足的缺陷。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地下管道是支持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一旦遭遇地震,将对城市用水、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目的地北京、天津均位于高烈度地震区。作为输水管道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日益增多,但是,由于软土的强度低、压缩性高,在其上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时,大多需要先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目前软土地基的加固处
利用电化学脱盐法能够有效去除钢筋混凝土中的氯离子,电化学脱盐技术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技术,国内外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还不够系统深入。本文通过研究影响电化学脱盐效
钢管混凝土拱桥由于承载力高、跨越能力强、施工便捷、造型美观、造价低廉等诸多优点,近十几年在我国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并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对于钢管混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的研究多数是基于室内加速试验进行,加速试验与真实自然暴露环境中的结果是否相同仍值得商榷。针对这种状况,本文基于国内
钢结构因具有自重轻、便于安装、施工方便、周期短、抗震能力强、比较环保等优势,现在国内外正加强研究和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系统。梁柱节点连接在钢结构节点连接中起重要作
在实际工程中,空心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空心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需要知道柱的线刚度进而求出抗侧移刚度;需要知道梁的线刚度和柱的线刚度,从而利用D值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