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恶性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于前列。虽然胃癌的诊疗技术较以往已有很大进步,但仍面临许多问题。例如,传统的诊断方式如超声、CT、MRI等虽已得到迅速发展,但依旧无法对病灶进行靶向的诊断,其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不能够完全为临床所满意。另外,化疗药物如顺铂等作为胃癌治疗常用药物同样缺乏肿瘤的靶向性,在治疗的同时也会导致全身系统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因此,如何对胃癌进行靶向的诊断与治疗,实现胃癌的精准医疗,依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药物在医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纳米粒子良好的可修饰性,通过对其表面进行靶向配体的修饰,能够得到具有靶向作用的纳米粒子,解决传统药物对肿瘤组织缺乏选择性的问题,实现肿瘤的靶向性诊断与治疗。肿瘤靶向穿膜肽iRGD(CRCGDK/RGPDC),是一个基于二硫键的环线RGD肽,其不但能够与肿瘤细胞表面的整合素特异性结合,还能介导细胞的穿透作用。由于胃癌细胞表面高表达有能够与RGD序列紧密结合的整合素受体,因此经iRGD修饰的纳米药物或能特异性的作用于胃癌以实现胃癌的靶向诊断与治疗。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将胃癌作为研究对象,评估了多种iRGD修饰的靶向性纳米药物用于胃癌诊断及治疗的可能。本论文首先探索了一种iRGD修饰的肝素纳米载体iRGD-heparin(iHP)在近红外荧光成像药物、化疗药物胃癌靶向运输中的应用。证实了 iRGD修饰的纳米药物用于胃癌靶向性诊断与治疗的可能性。而后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的靶向纳米粒子iRGD-W18O49-Pt-Iodine(iRGD-W@Pt/I),考察了其用于胃癌靶向性多模诊断、多模治疗的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课题利用肿瘤靶向穿膜肽iRGD对羧酸化的肝素进行了修饰,成功构建了一种生物相容性高及生物降解性好的药物运输纳米载体体系iHP。利用靶向性纳米载体iHP可实现荧光染料肿瘤细胞/肿瘤组织的靶向运输实现胃癌的靶向性近红外诊断。另外,利用iHP对化疗药物顺铂进行转运,能够进行药物的主动靶向运输实现胃癌的靶向化疗,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基于iRGD、肝素良好的生物安全性,iHP纳米载体在胃癌的靶向诊疗上具备良好的临床前景。(2)本课题以钨蓝(W18O49)纳米粒子为主体,在其本身的CT诊断、光声诊断能力的基础上,对其进行I元素的修饰以增强其诊断效果;在其本身具备的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的基础上,对其配位顺铂以增强其治疗效果;最后用整合素靶向肽iRGD对其进行特异性修饰,赋予其肿瘤靶向能力,最终构建新型靶向性多功能钨蓝纳米粒子iRGD-W@Pt/I。该靶向性多功能纳米粒子兼具CT诊断、光声诊断、化疗、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多种功能。通过构建诊疗一体化纳米药物iRGD-W@Pt/I,实现了单药的多模诊断及多模治疗,为胃癌的靶向性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