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媒介影响下的当代建筑再现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l770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看任何一份建筑资料,文字、图纸、照片、影像都是不可或缺的媒介组成,由它们构成的展览、杂志、专著、宣言在关键的历史节点不断地纪录和推动着建筑学的演进。建筑“本体”由这些媒介转化为各式“再现”,并在不同的时空场合被“还原”,进而成为专业讨论和社会讨论的基本工具与平台。随着媒介在当代建筑学发展中重要性的日益突显,探讨媒介建筑再现机制、明确应对媒介再现的具体策略已显得刻不容缓。  本研究在第一部分“媒介与建筑学”中,首先辨析了媒介、媒体的概念。通过对媒介理论、媒介分期、媒介类型与传播模式的系统研究,归纳了当代媒介传播的双向去中心、非线性等特征;接着,研究回溯了建筑学媒介发展的历程,结合案例分别对媒介“作为设计工具”和“作为传播工具”的历史展开了研究。结合对早期(1920s之前)建筑出版物的分析,揭示出媒介“再现”无法保持真正“中立”的事实;最后,着重就“当代建筑学媒介”展开有针对性的解析,在当代媒介技术发展的背景之下,进一步明确当代建筑学“多重媒介”的构成,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研究的第二部分“多重媒介与当代建筑的内外再现机制”分两大板块展开:一方面,聚焦于当代建筑设计操作中的媒介“再现”控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图纸、模型、图解、汇报、还是基于计算机的参数化设计,当代设计媒介深刻改变着设计的观念和操作方式,“说服”成为了专业内部媒介“再现”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研究重点探讨了面向大众的建筑媒介“再现”控制。纸媒、照片、动态影像、展览和互联网等媒介在实际运用中或多或少地呈现出包括“包装”、“曲解”、“吸引”和“诱导”等在内的多元诉求。  在第三部分“建筑学媒介意图的反思”中,首先对于媒介技术影响下的当代建筑学价值判断的变化历程展开了深入研究,进一步阐释了媒介“再现”对于建筑学演进的具体影响;其次,对建筑、建筑师的大众形象与反馈展开讨论;进而结合心理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理论深入剖析建筑媒介“再现”的机制,并提出基于“多重媒介再现”的“软构建”概念,以此总结和描述当代建筑媒介的运用现状;论文最后深入剖析了建筑“再现”生成的机制,并总结提出“理解媒介、善用再现、回归本体”的媒介应对策略。
其他文献
学位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急剧加速的情况下,养老院作为照顾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机构在现有情况下已不可或缺。以往对养老院建筑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从理论上分析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并对
本文从广东地区中小城市的地域背景出发,分别从气候环境、地域文化、现代人的生活消费习惯、传统街道空间的表达、传统骑楼空间的营造等方面,结合自身的工程实践项目逐一对广
目前,绿色技术在国内住区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绿色住区的发展远未达到成熟。现实中往往出现由于选用了不适宜的技术,或者技术未得到适宜运用而使住区生态性降低的问题,需要受
学位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历史街区普遍面临物质老化、人口弱势化、社会活力低下等方面的现实问题。然而,过往的教训告诉我们,盲目而激进的大规模改造更新计划会对历
移动互联网络时代迅速普及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网络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渗透,导致大学教学模式、大学生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随之发生改变,大学校园的各类空间需
学位
历史文化村落是指没有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但仍具有一定历史发展积累的传统文化构筑的乡村历史文化村落。它不但是人类古老的聚落形式的一种,也是当代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
会馆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别,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山陕会馆是会馆建筑中群体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保护修复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