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茶树(Camellia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围绕罗坑野茶树的叶片营养、立地土壤养分及两者相关性,罗坑野茶树所处群落的物种组成、地理成分组成、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内容,对罗坑野茶树资源的现状开展系统的研究,旨在为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共调查了罗坑29个小地点的248株野茶树。其中,流子坑和红坑的野茶树数量最多。胸径达到10cm以上的野茶树有118株,以红坑最多,胸径达到20cm以上的仅3株,最粗的为28.2cm;高度达7m以上的有21株,最高的为9m;被砍的野茶树有34株,其高度平均在5m以下。2.罗坑野茶树所处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34种,隶属于56科94属,其中蕨类植物10科14属17种,被子植物45科80属117种(包括单子叶植物4科7属10种,双子叶植物41科73属107种)。小型科有26科,占总科数的比例最大,达46.43%;单种科有24科,占总科数的42.86%,所含种数仅占17.91%;大型科仅1科,仅占总科数的1.78%,但其所含种数占10.45%。单种属最多,有69属,占总属数的72.63%;多种属最少,仅1属,占总属数的1.05%。3.罗坑野茶树所处群落中植物所属的科分属8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泛热带分布科的比例最大,有21科,占总科数的46.67%;其次为世界广布的科,有9科,占总科数的20%。科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成分为主,亦带有温带性质,体现区域的过渡性;群落中植物的属分属12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泛热带分布的属比例最大,有28属,占总属数的35%;其次为热带亚洲分布的属,有17属,占总属数的21.25%。属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其次为热带亚洲成分和旧世界热带成分,不乏温带性质,反映植物组成与区域气候条件的一致性。4.罗坑野茶树所处群落中共有乔木(DBH≥5cm)42种,其中以樟科占比最大。重要值排序中,茶、芳香安息香(Styrax odoratissimus)、华东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等占据前5位,其中有3种隶属于樟科,反映出樟科优势科的地位。群落中共有灌木64种,其中以樟科占比最大。重要值排序中,广东杜鹃(Rhododendron kwangtungense)、网脉山龙眼(Helicia reticulata)、线萼金花树(Blastus apricus)等占据前6位。各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表明,海拔最低的样地,Simpson指数最高,但其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低;海拔最高的样地,Pielou指数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Simpson指数最低。总体来看,海拔较高的样地Shannon-wiener指数相对较高,而Simpson指数则相反。5.罗坑野茶树叶片的全氮、全磷、全钾、全铁、全锰含量最低的叶样均采自红坑,而全镁、全铜、全锌含量最低的叶样均采自花蕉岩2。叶片全氮含量85.19%大于20g/kg,全钙含量有70.37%大于5g/kg,全镁含量有55.56%大于1g/kg,全铜含量均大于5mg/kg,全锌含量有92.59%大于10mg/kg,全铁含量有70.37%大于50mg/kg。以上叶片元素含量均属中等变异。罗坑野茶树立地土壤均属于极酸性土壤,低于适宜pH值(4.0~5.5);有机质含量很丰富;全氮、碱解氮含量丰富;全磷含量平均值达到Ⅳ级标准,但仍有16%的土样仅为Ⅴ级,属于缺磷状况;有效磷含量平均值达到Ⅱ级,但仍有56%的含量低于Ⅱ级;速效钾平均值达到Ⅲ级标准,但有40%的土壤低于100g/kg;交换性钙含量平均值基本处于正常范围;交换性镁含量较丰富;交换性铝含量含量过高;有效铜总体含量不高;有效锌含量很丰富;有效铁含量很高;有效锰含量不足。除pH值和有效锰含量分别属弱变异和强变异外,其余含量均属中等变异。6.罗坑野茶树叶片中的全铜与土壤中的交换性铝,叶片中全锰与土壤中有效锰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的全铜与土壤中有效锰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其关系较为密切;野茶树叶片对锰的吸收系数平均值最高,积累能力最强;叶片对全氮、全磷、全钾、铁的吸收系数平均值较低,积累能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