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堡村是大荔县冯村镇地裂缝灾害分布的密集地带,成因复杂多样,实质上也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一种综合效应。本文通过对地裂缝的空间分布特征、平剖面特征及破坏特征等发育规律的研究,结合地质背景,探讨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内在成因机理。首先,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和现场槽探、钻探、地震勘探等工作,揭示北堡村主要发育有两个方向的地裂缝,即4条东西向地裂缝和3条南北向地裂缝。地裂缝大多以断续状陷穴形式呈现,剖面上大多数近直立,裂缝上宽下窄。东西向地裂缝的分布与基底隐伏活动构造带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而南北向地裂缝多分布于黄土冲沟、水渠附近。其次,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对地裂缝的成因有以下几点认识:第一,东西向地裂缝最北侧的裂缝DBf1是塬前严家庄~双泉~金水沟活动断裂上盘在拉张应力集中情况下形成的同倾向次级破裂,断裂构造对该裂缝带的形成起到主要控制作用,属于构造过渡带控制型地裂缝;第二,东西向的DBf2~DBf4地裂缝主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笔者认为,在NEE向断裂(严家庄~双泉~金水沟)与NW向断裂(蒲城~大荔隐伏断裂)构造的交汇区容易形成EW向地裂缝;第三,强降雨或农田灌溉等形成的地表水入渗对该区地裂缝的活动具有诱发作用,可引发地裂缝的反复开合;第四,南北向地裂缝,因其发育位置的特殊性,多为由黄土湿陷变形直接或间接引起的非构造型地裂缝。最后,研究区局部裂缝段出现地表冒水现象,反映该区地裂缝与地震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受场地条件制约,探槽开挖较浅,剖面上未见喷砂现象,没能对地震活动对地裂缝的影响给以准确解释。可见,北堡村地裂缝的成因还需要更细化的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