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跨国粮商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跨国粮商全球垄断势力日益加剧,我国大豆产业链中的加工环节已受到跨国粮商的控制,在跨国垄断背景下,研究其对我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现有对农产品价格研究的文献,多从供求关系、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态和能源价格角度,研究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同时,研究期现货、以及期货市场间农产品的价格关系。基于跨国垄断视角,研究大豆进口价格的文献,相对较少。基于跨国垄断视角,本文在分析大豆市场国际竞争与中国地位的基础上,在理论分析部分,以国际贸易理论、“大国效应”理论、价格理论、垄断模型等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大豆产业中跨国垄断势力的形成,以及国际资本对我国大豆产业的跨国垄断现状;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贸易环节、加工环节四个角度,系统分析了跨国垄断对我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途径。在实证分析部分,利用勒纳指数测算了跨国粮商的垄断程度与定价能力:借助VAR模型,利用脉冲分析定量刻画了跨国垄断对我国大豆主要进口来源国价格的影响程度;运用因果检验及方差分析方法,验证了跨国垄断对我国大豆期货价格的影响。得出结论:第一,由于跨国粮商利用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对中国的严重冲击,快速完成对中国大豆加工业的控制,2004年起跨国垄断势力在中国市场得到体现,并日益加剧,2008年后又因国际竞争加剧,垄断势力逐步减弱;第二,虽然美国大豆出口价格仍具有完全自主性,但巴西、阿根廷大豆出口价格自身价格影响作用逐步体现,且已经超过了来自美国价格的影响,说明近年来南美国家通过努力,对自身大豆价格的定价权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第三,我国大豆期货市场明显受到美国期货市场影响,而我国对美国期货市场基本没有影响作用。跨国粮商可以通过操纵美国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影响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了要扩大大豆产业协会影响力作用的建议,从大豆相关企业策略层面角度提出了充分利用国际竞争、拓宽贸易伙伴范围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