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012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历史阶段。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发展经验显示,解决“三农”问题归根结底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而健全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科技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机构进行了深刻变革,同时各类新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得以蓬勃发展,促使农村科技服务发生重大变化。相应地政府责任在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如何强化政府责任定位,着力构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真正发挥其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得非常紧迫和非常现实。本文就是通过现状分析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分析当前我国政府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职能职责,找准存在的症疾,分析原因,并结合农村实际,着眼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逐步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本文的重点是围绕政府如何引导、如何扶持、如何组织、如何参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最终建立政府主导、组织参与、农民参加的多层面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区)、乡镇、村组服务网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配套的科技服务。
其他文献
介绍了环氧及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的主要用途,环氧粉末涂料下游应用领域家电、船舶、输油管道、汽车业的发展状况,统计了粉末涂料用环氧树脂近年的消费量,并对未来几年的消费前
摘 要: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选修课建设,借助高校教师队伍这支主力军,依托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作用,学校、课堂、课程都担负起育人责任,为社会培养“设计工匠”人才,服务地方文化产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选修课程 有效路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实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原始先民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创造,关于其内涵,国内外研究学者众说纷纭。国内学
翻译是连接语言与文化的纽带。21世纪以来,翻译研究的核心逐渐从语言方向转移到对文化因素的研究,跨文化交际成了翻译研究的主题之一。因此,在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负载词成为了译
旅游合作社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有效载体,对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以及乡村治理都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社区自组织能力,构建了旅游专业合作社对产业振兴影响的理论模型。对浙江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官员选拔制度,起源于隋,进入唐朝后逐渐完善,从而使得科举考试日益成为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于是伴随着科举考试、放榜、游曲江、杏园等一系列的活动,唐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框架。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起到中介作用。五段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不断丰富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