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油茶饮品的文化生态研究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c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饮品”是云贵高原东南缘“新月形”地带多个民族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事项。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以往对油茶饮品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油茶饮品为媒介,对单一民族文化展开全方位的探讨;二是对食物的获取、生产和消费进行解析,探寻油茶饮食文化的起源、礼俗和流变;三是探讨油茶饮品在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功能,以及对不同民族间油茶饮品的加工进行比较分析。遗憾的是,相关研究并未对各民族油茶饮品烹制方法等要素为何会趋同而展开深入的探讨,即对油茶饮品并非单一民族的文化专利做出解释;亦未对油茶饮品形成的特殊历史过程,以及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围绕这一问题,笔者在油茶饮品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试图梳理其空间分布特点,探明其在云贵高原东南缘低山丘陵区跨文化分布的原因。论文以侗族油茶饮品的饮食习俗作为主要线索,选择贵州省黎平县龙额乡作为主要田野点对上述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这是因为,当地侗族乡民一日三餐吃油茶,年岁节气吃油茶,人际往来吃油茶,油茶饮品在当地都被看作是“珍宝”,且有非常浓郁的油茶饮食习俗,符合研究中对油茶饮品所作的界定。通过民族学的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论文对龙额乡油茶饮品的分析发现,一方面,油茶饮品作为特定区域中的日常饮食,透露了传统社区中生产的琐碎,传递了社区成员间的社会关系。同时,油茶饮品的餐饮序列和配置等体现了游耕文化的残留。另外其丰富的食材构成与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关联;另一方面,临近龙额乡的广西和湖南等多地的苗、瑶、壮、土家、仫佬等民族也有相似的油茶饮品饮食习俗,在云贵高原东南缘的“新月形”地带形成了跨民族、跨文化的油茶饮品文化圈。论文认为,在油茶饮品的这种跨民族、跨文化的共享现象中,相关民族都经历了从游耕社会到固定农耕过渡的基本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游耕文化在油茶饮品中的残留,本研究梳理了中国古代的游耕文化在南方山地发展的过程,认为在传统社区中,相关民族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由于受到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影响,走向固定农耕并不彻底。同时,云贵高原东南缘地处常绿阔叶林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生物多样性凸显,可供食物的资源极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特点。因此,油茶饮品可以看作是特殊历史过程中,相关民族应对相似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形成了跨文化的共享现象。从贵州省黎平县龙额乡侗族油茶饮品的民族志描述,分析其文化生态结构,以期通过个案的研究展现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密切互动,说明油茶饮品是相关民族对其所处自然与生态环境具有能动适应性、创造性的文化事实,进而揭示人类社会生活与自然资源利用之间的良性关系,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其他文献
啥叫风虾?它是生长在淡水的一种小虾。它的体量很小,连头带尾,跟半个回形针差不多,更像中号的鱼钩,堪称虾中的袖珍品种。风虾青黑色,秋风乍起,它便应运而生,快速繁殖。它觅食与活动的区域,只在河边的草丛。风虾的寿限很短,最多两三个月的光景,虽不比“朝菌不知晦朔”但如同“蟪蛄不知春秋”。  早年间,最记得每到秋冬之际,便有农人臂挎竹篮,走街串巷,叫卖风虾。这风虾不论斤称,一毛钱一大碗,装满为算。这些风虾活
红外场景仿真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在红外场景仿真中渲染高逼真度的地面红外纹理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通过对红外纹理细节提升是增强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导入环节,通过有效的导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高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课堂导入艺术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
橄榄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初榨橄榄油,在榨油过程中没有经过化学处理,味道芳香醇正,适合做凉拌菜,亦可以直接食用;另一类是精炼橄榄油,主要是指酸度超过3.9%的初榨橄榄油精炼后所得到的油,颜色比初榨油要深一些,而且比较浑浊,需加热食用。精炼后的橄榄油价格比较低,品质口感也不及初榨油。  高品质的初榨橄榄油,会标有“virgin”(英文)、“virgen”(西班牙文)字样。精炼橄榄油通常会标识“oli
硅橡胶是有机-无机材料,是一种优良的阻燃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硅橡胶膨胀化后可以扩大其在高端制造和动力电缆防护领域的应用。以可膨胀石墨为膨胀阻燃剂,添加不同含量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疗、军事、民用等众多领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由于特殊的成像过程以及器件本身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使得红外图像存在边缘模糊、对比度低、视觉效果差等问题
“捞化”其实应该叫捞米粉,那米粉是“兴化米粉”,很细很细的细米粉,一捞就熟,故俗称“捞兴化”,后顺口简称“捞化”。兴化(今莆田市)米粉白如雪,细如丝,略有米香味,干脆可贮藏。它是莆田的著名土特产,又是中国最早的快餐之一,价廉物美,名扬海内外。米粉产地以莆田县黄石镇西洪和清江两村为主,下棣、西利、惠上、惠下和渠桥乡樟林、洋埕等村次之。米粉以上等黄尖米制作最好,制作须经过九道工序。兴化米粉条细而匀,色
惯导系统研究的重点是提高初始对准的性能。特别是在军用领域中,精度高,抗干扰强,反应迅速的导航装备是现代高科技战争对其的必然要求。本文的研究目标是缩短车载捷联惯导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