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Ⅰ粒子组织间永久种植胃组织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dospark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高发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胃癌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并结合化疗、放疗等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但大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为中晚期,已失去手术最佳时机,且术后复发率高。因此,不断探索新的胃癌治疗方法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虽然有胃癌放射治疗的相关报道,但由于一般外照射的根治剂量远高于正常胃体的耐受剂量,故其应用明显受限,尚未成为常规治疗手段。<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属于放射治疗中近距离治疗的一种,是指将微型<125>I放射源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放射源发出持续低能量γ射线,使肿瘤组织受到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轻微损伤。与分次短时外照射相比,<125>I粒子具有独特优势:放射源能量低,治疗靶体积外剂量迅速衰减,易防护;放射源直接植入肿瘤内,对靶区肿瘤杀伤作用强,明显提高局部剂量,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通过持续性照射,无照射间隙,生物效应明显,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王娟教授在<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杀伤效应方面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该研究为胃癌治疗领域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为<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我们就正常胃壁组织及临床胃癌患者治疗的早期放射性损伤、安全性及疗效问题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第一部分 <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种植对家兔正常胃组织早期放射性损伤的病理学研究目的: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家兔正常胃壁组织早期病理学变化。 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用近距离放射治疗三维计划系统(Therapy Planning System,TPS)于胃前壁上部(U区)制定平面计划,并按计划于浆膜下肌层植入呈三角形排列的3颗粒子,其中对照组植入冷源(不含<125>T的同质材料),试验组植入<125>I粒子活度为2.96×10<7>Bq。术后将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随机分为7d、14d、30d、60d、120d、180d组共计12个亚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家兔的体重,毛发情况,观察每个亚组白细胞计数、病理学组织变化。依据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adiation Therapy OneologyGroup,RTOG)的急性放射损伤评分标准评估早期放射性损伤。 结果:①所有试验动物均无溃疡、穿孔、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粒子脱落率为5.6%(5/90),试验组为8.9%(8/90)。②家兔术后体重下降,饮食恢复后逐渐上升,对照组、试验组相同时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白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对照组家兔毛发无脱落,皮肤无变化。试验组家兔7d~60d毛发均有轻度脱落、稀疏、但无斑秃,放射损伤评级标准为1级,120d~180d毛发新生恢复。④病理学结果显示,对照组粒源周围组织轻微炎性改变,以炎细胞浸润为主;试验组炎性改变,距源2mm以内变性、坏死为主,2~5mm范围炎性改变减轻。随时间延长(7~180d),照射剂量增加(10~120Gy),病理损伤深度、范围无增大。结论:家兔正常胃组织接受<125>I粒子照射,周边剂量达120Gy时,发生炎性改变,未发生穿孔、出血等早期不可逆放射性损伤。实验结果提示120Gy可能是家兔正常胃壁组织耐受的可行剂量。 第二部分单纯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能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能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的初步方法和效果。 方法:对10例不能切除的进展期胃癌,以CT病变作为靶区参考,应用TPS确定粒子分布、活度、数量,肿瘤周边剂量为110~130Gy。采用小切口开腹或经皮,按计划单平面或双平面植入瘤体,术后观察血常规、腹部CT、生活质量(KPS)、疼痛缓解期、生存期、粒子脱落率。 结果:患者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4例,无变化(NC)3例,进展(DP)2例,总有效率50%(5/10)。疼痛缓解率89%(8/9),食欲增加,生活质量(KPS)评分提高,最长生存时间10个月,中位生存期4个月。粒子脱落8例,脱落率3.8%(26/692)。发生急性上消化道放疗反应0~1级,无腹痛、呕血、肠梗阻等症状。 结论:单纯<125>I粒子植入治疗进展期胃癌,放射性损伤小,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疗效,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背景】  对于前沿神经免疫领域的研究,探寻致病性和诊断性抗体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是其热点之一。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inflammatory neurological disease,IND)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而临床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
研究背景:  Padua风险评估模型是美国胸科协会及我国肺栓塞指南推荐的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模型。近年来有研究应用Padua风险评估模型对内科住院患者住院死亡风险和6个月内死亡风险进行评估,发现Padua评分≥4分患者的住院死亡风险及6个月内死亡风险高于Padua评分<4分患者。也有应用于内科住院患者90天内VTE相关死亡风险的研究,发现Padua评分≥4分患者90天内VT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学位
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及其引起的代谢紊乱,通过激活多种途径导致肾脏结构的不可逆改变,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DN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肾小球硬化、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ECM)沉积等。目前D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量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TGF)β在其中发挥
学位
期刊